劉芒變得越來越成熟、沉穩,且思維也變得越來越敏捷,與86的智力值倒也匹配。
能力的提高,並非緣於五圍的提升。勤奮刻苦,才是能力提高的本源。
杜如晦只提了一句,並未明說,劉芒已知其意。
濮陽、陳留,不同於其它地方。
當年,曹操“散家財,合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起兵之地,就在陳留。
而今,曹操已成一方諸侯,陳留,可謂其創業的肇基之地。
曹操想奪回兩地,情理之中。
劉芒可以施壓,阻止曹操,但勢必會得罪曹操。
杜如晦所提三點之“不著急”,便基於此顧慮。
不必急著阻止曹操,等別人出面阻止曹操,此人便是冀州袁紹!
濮陽陳留,是劉芒、袁紹、曹操三大勢力中間的緩衝之地。
曹操奪回兩地,不僅對劉芒不利,對袁紹也不是好事情。將徹底封堵了其踏足中原的大門,袁紹怎會答應。
得罪曹操的事,讓袁紹去做好了。
袁紹和曹操之間的矛盾越深,對劉芒越是有利。
……
打定主意,劉芒盡顯沉穩。
不急於返回洛陽,但給曹操寫封信,申明厲害,還是很有必要的。
几案旁,油燈下,嘴刁筆桿,手托腮幫,眼神發呆,劉芒卡文了!
給曹操寫信,有好多事情想說。可是,卻不知該從何說起。
好不容易開了個頭,寫著寫著,又覺得意思表達得不清楚。
怎麼寫,都覺得不滿意。
怎麼說,都覺得不合適。
畢竟,曹操想奪回濮陽、陳留,只是不符合劉芒的利益。對曹操而言,是很正常之事。甚至,在這個群雄並起的時代,在天下大多數人看來,曹操這麼做,無可指責。
勸曹操,別做對曹操有利之選擇,而做對劉芒有利之選擇。這種信,怎麼寫,都覺得彆扭,都覺得太厚顏無恥,實在難以下筆。
“主公。”
杜如晦敲門而入,送上徐達用飛鴿傳遞的情報。
徐達駐守河南尹東部陽武,他送來的,一定是有關濮陽的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