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爭霸,合縱連橫,是最常見的外交和軍事策略。
簡單說,合縱既是“合眾弱以攻一強”,連橫既是“事一強以攻眾弱”。
不論是合縱,還是連橫,其本質,都是藉助外部力量,與敵抗衡,從而達到削弱敵人,擴張自身、強大自己的目的。
劉備是一代梟雄,王導精於謀略。
劉備的徐州,多面臨敵。以劉備目前的實力,要想保住既得利益,伺機擴張,必須聯合其它力量。
劉芒、袁紹、曹操、劉表、孫策,甚至呂布、張邈,都是可以藉助的力量。
袁術覆滅以後,與誰聯合,與誰為敵,劉備必須做出抉擇。
與劉芒聯合,無疑最有勝算。但是,劉備擔心。
劉芒風頭日盛,數次擊敗袁紹,打殘西涼軍,消滅袁術,劉芒雄霸天下之勢,已初露端倪。
與劉芒聯合,跟著劉芒,狐假虎威。劉芒吃肉,劉備喝湯,確可撈得一些好處。
但是,結果也顯而易見。劉芒的實力,勢必越來越強大,而劉備與劉芒的差距,將越來越大。
最終,追隨老虎的狐狸,也必然成為老虎的腹中餐。
選擇與孫策合縱,無疑是明智之舉。
……
徐州和江東,因長江阻隔,雙方雖有小嫌隙,卻無大沖突。
孫策,有與劉備合縱之需求。
為了對抗荊州劉表,近年來,江東軍水軍發展迅猛,而步卒數量和裝備,與中原諸侯相比,卻弱很多。
孫策僅憑一己之力,難以在中原立足。目前廬江郡內,三足鼎立之勢,會迫使孫策選擇與劉備交好。
而傳國玉璽一事,更有強化雙方關係之作用。
孫策得到傳國玉璽,雖做得秘密,但沒有不透風的牆,早晚會走漏風聲。
保守秘密的最好辦法,就是在秘密洩露之前,嫁禍於人。
如前文所說,最適合的栽贓物件,便是劉芒。
劉備和孫策配合,撇清自己的同時,一起栽贓劉芒,何樂不為?
不過,栽贓陷害這種事,必須做得巧妙、謹慎,害人還在其次,關鍵不能惹禍上身。
劉備和王導,正絞盡腦汁,琢磨著如何給劉芒栽贓,親衛來報,賈似道求見。
“賈似道?”
賈似道是袁術的黨羽,但因其官職不高,且後期被袁術冷落,劉備擬定的偽朝廷嚴懲名單中,並無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