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匣盒。
裡面是一個黃絹小包裹。
孫策的手指,激動得不停顫抖……
黃絹褪去,華光一閃!
帳內雖昏暗,卻難掩美玉光華。
美玉方圓四寸,紐交五龍。一角殘破,黃金補之。底面鐫刻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傳國玉璽!
帝國至寶,傳國玉璽。乃秦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
其美難喻,其值無價!
玉璽雖小,卻是“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自秦漢始,歷朝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
得之,象徵“受命於天”;失之,代表“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者,若無此璽,則被譏諷為“白版皇帝”,不被世人認可,甚至遭到蔑視。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靈帝崩,漢廷亂,傳國玉璽,不知所蹤。
劉辨、劉協兩個小皇帝繼位,都是沒有傳國玉璽的“白版皇帝”。正因如此,世間開始流傳,大漢帝國,氣數已盡。
後,董卓禍亂朝綱,天下諸侯群起征討。
董卓西逃,焚燒洛陽皇宮。盟軍先鋒孫堅,率部首先衝進洛陽,撲滅皇宮大火。
那時,便有傳言,說孫堅進入洛陽後,城南甄宮一井,現五彩雲氣。孫堅於井中,得傳國玉璽。
三人成虎。謠言傳得多了,便成了事實。
世人都認為,孫堅私匿了玉璽,有不臣之心。而孫堅之死,也與傳國玉璽大有關係。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帝國至寶,陰差陽錯,竟被李助所得,後獻與袁術。
得玉璽者,“受命於天”。袁術正因為得到傳國玉璽,才心生妄念,產生了登基稱帝的想法。
如今,傳國玉璽輾轉至孫策手中。
想到父親孫堅,因傳國玉璽而死,孫策如何不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