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叔叔人呢?”
“走了。”
“剛回來,就走了?”謝玄有心去追,和謝安見上一面。但想了想,無奈地搖搖頭。
謝安性情清淡,不喜世俗繁華,只流連於青山綠水。約上三五好友,縱情于山水,樂而忘返。
管事的家奴說,謝安和好友相約遊玩,以琴箏之曲迫退賊兵後,旋即離去。
歸也匆匆,去也匆匆。
謝玄最瞭解謝安。為了遊玩,過家門而不入,當真瀟灑。若去追趕見面,攪了他們的雅興,倒也顯得唐突。
不過,謝玄很想知道,與謝安合奏的,都是哪些人物。
謝安撫琴,謝道韞執鼓,無需眼見,謝玄一聽便知。
而竹笛、陶壎和竽笙,卻是出自何人之手?
尤其是那古箏之曲,可與謝安的琴曲一較高下,不分短長,是何方高人?!
謝安的好友,遍及天下。此番同遊者,有幾個人,家在附近,經常往來,管事的認識。
“有潁川石公子、汝南孟公子,還有一個姓崔的公子,老奴不熟悉。”
石韜石廣元、孟建孟公威都是謝安的好友、玩伴。不消說,崔姓的,一定是兗州博平崔均崔州平。
這幾個人,都精於六藝。但是,以謝玄的瞭解,石、孟等人的技藝,吹奏陶壎、竹笛、竽笙尚可,絕彈不出如此恢宏的箏曲,更不足與謝安抗衡。
操彈古箏者,一定另有別人。
“想必是那年輕公子,儒雅清秀,十六七歲模樣,老奴卻不識得。”
若非謝安等人出手,烏衣巷必將難逃浩劫,謝玄不禁後怕。
自己雖有統武之能,卻難保周全。
而謝安等人,能以琴箏之曲,迫退賊兵,較之“不戰而屈人之兵”,似乎更勝一籌。謝玄暗暗感嘆,由衷欽佩……
“玄公子,小姐喊你過去。”謝道韞的貼身丫鬟匆匆跑來。
“姊姊喚吾何事?”
謝玄平素待家中下人極好,那丫鬟倒也偏心,小聲提醒道:“還不是因玄公子殺了兵賊,惹來禍端。公子你小心著點……”
“哦……謝謝……”謝玄不禁撇嘴皺眉。
……
對付姐姐謝道韞,謝玄自有辦法。
還沒進門,就大聲喊道:“姐姐!姐姐的鼓技,出神入化矣!”
“少貧嘴!”謝道韞在屋中喝道。“我問你……”
“姐姐別說了,我知道錯了,嚇都要嚇死了!”謝玄不等謝道韞責罵,先大裝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