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康陸季寧,是江東一方,年齡最長者,已近七旬。
吳縣陸氏,世代居於吳郡。
陸康年輕時,性情義烈。老了,雖然不再年輕氣盛,卻本性難移。
見劉伯溫句句機鋒,說得江東才俊啞口無言,陸康不禁氣惱,斥道:“伯溫既在劉太尉幕府為僚,焉能不知客不欺主之道理。”
劉伯溫正色行禮道:“陸公乃長者,晚輩焉敢不敬。只是,劉基覺得,在座諸位,才幹德行,均領袖江東。但在立場上,搖擺不定,劉基深怕諸位,誤己誤人,誤了伯符將軍,誤了江東百姓。”
陸康更氣,以杖拄地,連咳幾聲,道:“吾江東人等,雖愚笨,卻曉大義!洛陽與壽春,孰是孰非,焉能不辨?而汝系朝廷使者,卻在吾江東之地,一味大肆說教,逞口舌之利,是逼我江東下逐客之令嗎?”
劉伯溫見陸康氣得直哆嗦,內心反喜。
劉伯溫來吳縣之前,對江東情況,早已充分了解。
孫策雖是江東之主,但其根基尚淺。為了坐穩江東,孫策不得不拉攏江東世家,並與之達成妥協。
依孫策的性格,以劉伯溫的口才,說服其並不難。
但是,世家望族,在江東事務中,影響極大,甚至可以左右孫策的決斷。
說服孫策易,說服世家難。
在座江東人等,多出自世家名門,無不心高氣傲。
他們雖承認自己是大漢的臣屬,但內心裡,並不把衰微的劉漢朝廷,看得很重。
對付這類人,好言勸說,通常只能聽到他們冠冕堂皇客套回應。
相反,以言詞相激,清高的江東人士,雖會氣惱,但也會憋著氣,證明自己。
而譏諷、損人,是劉伯溫天生的技能。
見陸康發火,劉伯溫反而笑了。“陸公教訓得是。不過,劉基來到江東,並不覺自己是客。吾等都是大漢臣民,而江東亦是大漢疆土,何來主客之說?當然,若江東有心向壽春偽漢朝廷稱臣,便是另說。”
“劉基,你!”陸康氣得直哆嗦。“汝如此狂妄,莫怪老夫不客氣!”
劉伯溫卻仍一臉壞笑。“俗話有云,老不欺少。陸公高節長者,焉能與狂妄晚輩計較?”
劉伯溫臉皮夠厚,讓陸康拿他沒有辦法。
陸康氣得劇烈咳嗽起來。把陸老爺子氣成這樣,江東眾人,無不怒視劉伯溫。
劉伯溫這才住口。
待陸康情況穩定了,劉伯溫又道:“陸公身體欠安,洛陽有神醫李東壁,待晚輩回到洛陽,到東壁先生那裡,討個良方,奉給陸公,調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