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思索一下,並未急於趕回嵩陽書院,而是繼續進行原定日程安排。
命宿衛,通知在嵩陽書院的劉伯溫、杜如晦,立刻趕來陽城。
“報!汝南許劭、許靖求見。”
許劭、許靖?!
名人啊!
兩人是從兄弟。許靖許文休為兄,許劭許子將為弟,均是汝南平輿縣許氏子弟。
弟弟許劭,名氣更大一些。他與親兄弟許虔被合稱為平輿二龍!
許劭和許靖,均以擅長品評當世人物及時事著稱。
董卓把持朝政之前,許氏兄弟每月初一,都會對天下人物、時事、詩文字畫等做以評論,是為“月旦評”。
尤其是許劭,世人以被其褒讚為榮。
因許劭評人甚準,其對人物的評價,竟成為朝廷和地方州郡遴選人才的重要參考!
汝南賣頭巾的小販樊子昭,年已六十,皆因許劭一番讚譽,便被遴選為官!類似的,還有牧童虞永賢、農夫李淑才……
許劭之影響,可見一斑。
只是,這許氏兄弟,都甚高傲,很少主動登他人之門。都是求評之人,重禮登門相見。
當年,曹操出仕前,手提厚禮登門求評,許劭卻不予評價!
曹操軟磨硬泡,甚至威逼之下,許劭才評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許氏本在汝南,怎麼主動跑來陽城求見?
“快請!”
劉芒親自出迎。
門外,走進兩人,都是四五十歲的年紀。
其中一人,懨懨欲睡,精神萎靡,一看就是身患重病。
另一人,精氣神十足,攙著病者。
劉芒分不清哪個是許劭,哪個是許靖。患病之人卻先開口道:“不用看了,我雖顯老邁,年紀卻小,精神頭,也比他強呢……咳咳咳……”
這許劭,熟透之瓜的模樣,卻說比哥哥許靖身體好。
許靖大氣笑笑:“是,是,子將的身體,從來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