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曹操不是耍無賴,他真撐不下去了……
撐過上次蝗災,曹操暗叫僥倖。
與袁紹一戰,雖然獲勝,但曹操也看到了自己和袁紹實力的巨大差距。
曹操很清楚,袁紹絕不會就此罷休。早晚會集結重兵,再犯青兗。
青兗地處平原,除了黃河,沒有天然屏障。
北面袁紹、南面劉備、東面呂布。三面鄰居,都和曹操有仇!
若想保住現有地盤,最主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擴軍強兵,增強實力。
青兗之地,經歷了蝗災,又經歷了與冀州一戰,到處是衣食無著的難民。
這些難民,正可充為兵源。
而曹操還效仿袁紹再冀州的做法,讓青兗當地的世家和小諸侯提供兵源。
青州、兗州,自周朝起,便是分封最多的地域。
而兩漢期間,這一帶也分封了眾多劉姓諸侯王。
隨著漢室衰落,這些劉姓諸侯王,也漸漸沒落。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些小諸侯王雖然沒落了,但家族的實力仍在。每個諸侯王,都至少擁有幾百家奴家兵。
曹操軟硬兼施,讓這些諸侯王貢獻家奴家兵。
曹操本以為,此舉會遭到諸侯王的牴觸。且曹操已早有打算,必要時,對這些諸侯王採取強硬手段,逼其就範。
可是,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這些諸侯王十分配合,紛紛貢獻家奴。
有的諸侯王,還讓自家子弟,帶著家奴,整建制投軍。甚至,還自帶兵器、自帶糧食投軍!
曹操大喜過望,照單全收,很快就招募到三萬餘新兵。短短時間裡,曹操麾下的兵馬,就從四五萬人,飆升至近十萬人!
兵力攀升,軍力暴漲。
確對冀州袁紹起到震懾作用。
然後,實力增強的快樂僅維持了一年,可怕的副作用就開始顯現!
養兵要耗糧、要發餉。為了應付蝗災,曹操幾乎傾盡所有,沒有能力承受兵力暴漲帶來的鉅額開支!
而此時,曹操也終於認識到一點。那些諸侯王積極響應,目的並非為支援自己,而是讓自己替他養人啊!
諸侯的家奴投軍時,帶的糧食畢竟有限,更多的糧食,需要曹操提供!
曹操暗罵這些諸侯王,但他也不能把這些兵退回給人家,那樣虧得就更大了!
曹操無奈,只能再次開口,向劉芒借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