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洛陽敵軍,大舉進兵,似要強攻負黍聚!”
“娘個X的,找死!來人!”厲天閏罵了一聲,騰地站起。就要下令點兵,支援負黍聚。
“等等!”李助急忙攔住厲天閏。“劉芒的主力已經到了,他們進攻負黍聚,絕不會不防我輪氏和陽城援兵。”
厲天閏急道:“哪也不能任由娘個X的攻下負黍聚啊!”
李助不緊不慢地道:“知敵之用意,方能有效應對。”
“那敵人到底是啥娘個X的用意嘛?”
“敵強攻負黍聚,無非兩個目的。其一,引誘我輪氏、陽城援兵,半路襲之。或調虎離山,佯攻負黍聚,而巧取輪氏或陽城。其二,就是真想攻取負黍聚。”
李助自信地道:“若敵之意不在負黍聚,則我軍按兵不動,則敵枉費心機,徒費糧草爾!”
厲天閏雖粗魯,但也懂兵法,反問道:“那如果娘個X的目的就是負黍聚,或者,見我軍不發援兵,轉而強攻,負黍聚豈不要失守?”
“嘿嘿……”李助奸笑幾聲,道:“負黍聚雖是進入潁川的通路,但夾在輪氏與陽城之間,敵軍想從此處進入潁川,勢必拉長戰線。即便負黍聚為其所獲,敵戰線如長蛇,而負黍聚便是蛇之七寸。待敵蜿蜒進入潁川腹地,我軍便可隨時出擊,斬其七寸!”
“好像……挺有道理……可是,負黍聚就這麼丟了,忒憋屈!”
“嘿嘿,負黍聚雖小,但已立城百年,劉芒想取負黍聚,沒那麼容易。”
……
李助的判斷,基本正確。
洛陽軍,準備了多套方案,其中就包括圍點打援、佯攻巧取等方案。
當然,如果敵軍不增援負黍聚,那便順手取之!
但是,劉芒和杜如晦的策略,並沒侷限在潁川一地。
如果潁北戰事膠著僵持,便要設法吸引更多敵軍,為王忠嗣部,創造戰機。
劉芒命常遇春、林沖率一部,佔據負黍聚東側枕頭山。
命張須陀率一部,佔據負黍聚西側鄭家嶺。
兩部各守緊要之處,保護主力側翼安全,亦可伏擊陽城、輪氏敵之援軍。
再命鄧芝、楊再興,率精銳步卒一萬、輕騎一千,留守轘轅關。
負黍聚地勢複雜,兵馬太多,難以展開部署。
在轘轅關留守重兵,既可隨時增援潁北,有可在潁北陷入僵持對峙局面時,馳援新鄭,助王忠嗣部開啟局面。
部署完畢,劉芒親率中軍主力,兵發負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