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劉芒的盟友。
在並冀交戰之初,劉備的立場曾有所動搖,但是,隨著戰局逐漸向幷州方向傾斜,劉備終於堅定了立場。
第一個遣使來朝,名為向天子進貢,實則是來向劉芒示好。
而孫策,中立於並冀之間。
此番來朝,是因為袁術。
孫策斬了袁術偽朝廷的使者,算是與袁術劃清了界限。
但是,隨著袁術的重心難移,孫策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袁術兵強馬壯,屯重兵於淮河長江之間,隨時可能跨過長江,東犯吳地。
孫策創業之初,除了積極備戰之外,只能尋求與劉芒合作,希望劉芒能從北方牽制袁術。
而劉表遣使來朝,多少有些意外。
劉焉劉表、袁紹袁術,這二劉二袁,始終是劉芒及眾幕僚心中,潛在的強大敵手。
劉焉自立為王,袁術設立偽朝廷,袁紹積極向中原擴張,只有劉表,相對安穩。
劉表,沒自立,也沒擴張,反而主動遣使來朝,說明一個問題——劉表感受到袁術強大的壓力了!
而這件事,又印證了一個道理:亂世,實力決定一切。
並冀之戰,如果以冀州獲勝收場,劉表派出的使節,將去鄴城,而不是洛陽。
……
並冀之戰,損失雖大,但更加鞏固了劉芒在天下諸侯心目中的地位,這就值了!
冀州慘敗,劉芒曹操聯手,短時間內,袁紹不敢再妄想涉足中原。
當前的首要威脅,是袁術的偽朝廷。
聯合周邊諸侯,共同對付袁術,是下一步的戰略重點。
壽春袁術,也時刻防備著洛陽劉芒。
吳用來報,派往豫州一帶的暗探,接連被抓。
準確詳細的情報,是獲勝的前提。
必須加強對袁術方面的情報,選派得力之人。
劉芒想到了秦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