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帝位,朕坐著心裡不安穩,情願讓與皇兄,朕只求安穩一生,便知足了……”
劉芒大驚。“陛下何出此言?切不可說出這樣的話!”
劉協自坐上天子寶座,就沒安穩過。
被董卓當作傀儡多年,東歸路上,接連遭受驚嚇。
好不容易到了安邑,在劉芒的庇護下,劉協剛剛體會到當皇帝的尊嚴,剛剛找到點做皇帝的感覺,袁術又在南陽弄出另一個皇帝。
前番,劉芒在衛將軍遇刺。後來,禁宮中,也屢屢出現可疑的情況。
若非燕青等人護衛周全,劉協怕是已死於非命!
這讓劉協如何承受得了……
劉芒能理解劉協,不要說年紀還小的劉協,便是劉芒自己,面對袁術的出招,也倍感壓力。
劉協年紀雖小,卻是帝脈傳承的天子,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力挺他。
“陛下乃天之子,乃萬民之主。現今,萬民正翹首期盼陛下東歸,陛下不能讓天下臣民失望。”
“可是……朕……心裡慌啊……”
“陛下勿慌。有臣在,必保陛下安穩無憂。臣馬上去見楊太尉等人,陛下不必多慮。”
“……皇兄乃朕唯一的指望啊……”
“陛下厚愛,臣誠惶誠恐。”劉芒拜謝,又道:“陛下,袁術另立偽朝廷,有幾件事,需要抓緊辦。”
“朕方寸已亂,一切都聽皇兄安排。”
“東歸一事,需抓緊。為早日迴歸東都,難免顛簸之苦,望陛下諒解。”
“顛簸之苦,朕不怕了……”
“袁術不臣,其在朝中黨羽,務必清除。臣需請聖旨,方可行事。”
“朕這就擬旨,全聽皇兄安排。”
“還有。陛下回歸東都。是舉國同慶的大事。為安天下民心,當早日立後,母儀天下。”
“朕這就擬旨,立伏妃為後。”
“陛下體諒萬民。國之幸也。臣建議,為彰顯我漢室興旺、大漢蓬勃生機,當再選嬪妃入宮。”
遴選嬪妃一事,並非劉芒的臨時動議。
駐蹕安邑後,朝臣就建議遴選嬪妃入宮。
隨著朝廷穩定在安邑。各地諸侯也漸漸認可,並紛紛推薦了侯選嬪妃。
小皇帝劉協,已初步選定幾人。拿出名單,徵求劉芒的意見。
劉芒道:“常山太守宋泓之女,端莊賢淑,請陛下斟酌。”
“如此,就依皇兄之意,徵宋氏之女進宮。”
常山,屬冀州,在袁紹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