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的聲音壓得更低。“十餘年來,老朽一直致力於清剿黃巾。老朽自信,天下無人比老朽更熟悉黃巾。黃巾之詭異,超乎想象。其首腦雖盡伏誅,然黃巾之勢,死而不僵。老朽總覺黃巾有死灰復燃之勢,你必須時時留意。”
黃巾軍起義,是九年前的事。且只經過了九個月,黃巾三大頭領中,張角病死,張寶張梁先後戰死,黃巾起義失敗。
黃巾根基已垮,人心已散。餘部漸成山賊流寇,已難成氣候。
近十年的清剿,現在黃巾雖時有活動,但其餘部,不過是罷夫羸老之徒,朱儁不提別的,卻單單提起黃巾。
劉芒自起兵以來,數次與黃巾餘部交戰。
尤其是幽州代郡靈丘小城一戰,太平道衛道仙從表現出的狂熱和詭異,劉芒記憶猶新。他還想到了那幾節竹杖。
雖然不能完全理解朱儁的囑咐,劉芒還是點了點頭。
“還有幾件事,老朽要拜託。”
“朱公儘管明言,晚輩必竭盡全力。”
“為守洛陽,老朽向世家商借家兵,曾以洛陽土地房產許諾。老朽沒幾天可活了,望你從中周旋,幫老朽履行承諾。”
“朱公放心,大丈夫信守承諾,朱公之諾,劉芒踐行。”
“多謝,多謝啊……還有一事。老朽出身微末,戎馬一生,無置家業房產,唯有膝下犬子二人。子朱皓,命喪豫章;尚有一子朱符,業已成年,無甚才略,煩請為其謀條生路,為我朱家留傳香火。”
“某必以兄長待之,朱公儘可放心。”
“衛將軍如此幫忙,老朽欣慰又慚愧。身無長物,歷經洛陽血戰,唯存千餘兵卒。也算不死之精銳,衛將軍整編了去,免得他人惦記。”
當即命人喚來常遇春沐英,參拜劉芒。
朱儁叮囑常遇春道:“我行將就木。衛將軍正值華年。汝得遇衛將軍,也算應了名中‘遇春’二字。汝殺伐決斷有餘,而寬仁不足。老朽一生,被人詬病殘暴,望你能引以為戒。你家中行大。賜汝字伯仁,莫忘仁心。再賜燕衡為號。”
常遇春跪伏拜謝:“謝朱公賜名。屬下愚笨,這號燕衡,可有講究?”
“衡者,牛角縛橫軛也,以免發了牛脾氣,亂抵亂觸。汝出身草莽,少約束。以衡為號,時時不忘法度律條,才能功成名就。如燕般安閒。”
“遇春,謹記在心!”
“沐英啊,你多勇猛且小有謀略,只是讀書太少,賜你文英為字。”
“沐英謝朱公!”
嗡……
恭喜獲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