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吸引流民定居,不難,只需做到幾點:局勢穩定、有房住、有飯吃。
而最關鍵的,是耕地政策。
民以食為天,土地是農民的命,是農民的根。
會議很快制定了簡單易行的土地政策,以鼓勵流失的百姓迴歸洛陽、河內,吸引無家可歸的流民。
漢末亂世,以前的土地制度早已瓦解,新的土地制度,借鑑緣起於西漢的屯田制,參考幷州太原的土地政策。
在洛陽周圍和河內西部,推行屯田。
招募流民進行屯墾,屯田農民按軍事編制組織起來,設官管理。
官府組織耕牛,根據是否使用官牛,屯田民與官府間,按不同比例分配收成。
為吸引流民屯田,免除屯田百姓兵役。
推行屯田,目的是安置了流民,促進社會穩定,緩和社會矛盾。也可以保證軍糧供應,為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現在是夏季,如果宣傳得當,預計將吸引至少二十萬農民,迴歸田野。
明年開春,新增近百萬畝耕地,配合賈思勰的新種子,明年秋季豐收,值得期待。
……
糧食問題,依靠耕地和流民解決。
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則更多需要靠有錢的世家大族。
祁縣喬氏、榆次溫氏在礦業上的成功,引起更多世家大族的興趣。
但是,礦產,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不能讓世家插手太多。
而且,現在的目標,是促進司隸一帶繁榮。礦區多集中在幷州北部地區,必須設法將世家大族的興趣,吸引到洛陽,吸引到河內。
劉芒很快有了主意。
搞房地產!賣地!
賣洛陽、河內一帶的宅基地。
戰亂頻發,洛陽、河內一帶。大批百姓外出逃難,很多宅地成為無主之地。
重新規劃,合理佈局,洛陽房地產。大有搞頭!
洛陽是曾經的帝都,本就極具吸引力。而朝廷即將東歸,正是最好的宣傳造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