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徐州、揚州鏖戰,中原諸侯,幾乎全被攪入戰局。
而其中,冀州袁紹的平靜,實在出人意料。
除了派朱靈部支援曹操,冀州再無動作。
袁紹不是不想有所動作,只是,中原戰亂難理頭緒,冀州眾幕僚,建議難以統一。
袁紹,再次面臨最不擅長的選擇難題。
有人建議,趁劉芒出兵河內、洛陽之機,進攻幷州。
有人建議,趁中原亂局,北上攻擊劉虞,一統幽州。
有人建議,趁劉備支援徐州,奪取青州北部。
還有人建議,應出兵河內,以助張邈,擊破劉芒擴張企圖。
進攻幷州?
不行!
劉芒兵馬強壯,兩敗於井陘,袁紹心理陰影,揮之不去。
對劉芒,既有痛恨,又有恐懼。
朝廷現在安邑,在劉芒控制之下,進攻幷州,難以得到輿論和道義支援,對於最愛名聲的袁紹而言,無法下定決心。
進攻幽州?
袁紹覬覦幽州已久。
但幽州劉虞,有寬仁長者之名。袁紹更願意等著老邁的劉虞老死,那時,隨便找個理由,便可吞併幽州,而不必揹負惡名。
進攻青州?
劉備出兵支援徐州,平原空虛,一舉攻克,不在話下。
可是,劉備和公孫瓚交好,和劉芒走得也很近,這兩人會不會插手此事?
這還不是袁紹猶豫不決的原因所在,袁紹考慮的,是曹操。
曹操,越來越不像話了。妄自尊大,不服說教,對自己這個盟主,越來越不當回事。敷衍應付,甚至陰奉陽違。
袁紹清楚,曹操早晚會脫離自己的陣營。
如果現在趁機掏了劉備的老窩,曹操在徐州少了牽制。很快就能奪取徐州全境。
而一旦曹操坐擁兗、徐二州,就更不可能聽自己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