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被押入監牢,張楊走了。
李助喚過宿衛統領,陰狠吩咐道:“張公念舊,不忍下令。但徐逆通敵,家人必知情。當斬草除根,以免訊息外洩。”
……
正堂裡,幾人圍在地圖前。
張楊本意不想大規模調整佈防,但現在不得不做出調整。
重新佈防的原則,說來也簡單。
既然徐晃通敵,按他的建議,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最簡便且有效的辦法。
書信,只能作為參考。最近,太原在河東頻頻活動,才是真正的訊號。
北部涅縣,狹路雖險,但距離最近。東部陭氏,山巒不高,易於大規模運兵。這兩處,必是太原主攻方向。
張楊最擔心的,還是陭氏。命李助率一部,和杜壆同守陭氏。
南部高都,和東北沾縣,依然由馬勁和眭固駐守。
涅縣,也是防禦重點。人選無二,唯王彥章堪當此任。
“賢明將軍,拜託了。”張楊竟揖禮王彥章,言語間,也充滿悲涼。
上黨軍中,徐晃是王彥章最要好之人。徐晃出事,王彥章心情十分複雜。
但是,張楊待王彥章不薄,此時此景,張楊如此舉動,王彥章慌了,立刻跪倒在地。
“王某不才,蒙張公厚愛,唯死戰力保涅縣,方能報張公知遇之恩!”
……
徐晃通敵,張楊傷心欲絕。
可是,有一個人,卻興高采烈。當然是徐晃事件的始作俑者時遷。
投遞書信、丟行囊脫身,甚至連踢碎瓦盆暴露行蹤都是早就設計好的,用時遷自己的話講,“賊爺爺我怎麼可能犯那低階錯誤”?
雖然反間計是劉伯溫的手筆,但執行人是時遷,而且,是創造性地執行哦!
時遷以前“幹活”。都是獨來獨往,換句話說,是自編自導自演。而這一次,有大神劉伯溫
編劇。大腕時遷領銜,想不精彩都不可能。
大神大碗聯袂,註定不同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