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侃也從朱儁的信使處得知白波軍的動向。
帶著聖駕穿越白波軍活躍的區域,實在冒險。郭侃正在地圖前,研究繞路而行的方案。
吳用建議道:“過黃河,繞路河東鹽池,經箕關、河內郡軹縣、河陽,渡黃河抵返東都洛陽。此路沿途,均在我幷州控制之下,可保聖駕安全。”
郭侃也研究過這條路線。
繞道,多走一段路沒什麼,只是,河東在劉芒的控制之下,朝中元老一定不會同意。
“待天明,稟明天子,再做決定吧。”
……
天亮了,郭侃剛剛起身,便接到南陽派來的信報。
太傅馬日磾,正率部趕來。
這可是大大的好訊息。
眾臣聽說,額手相慶。“馬太傅回朝,可主持大局矣!”
漢末朝廷,以三公為尊,三公之上,另有太傅。董卓亂政,自命為太師,把持朝權。
而今,三公中太尉楊彪稱病,留在長安。司徒王允死於西涼亂軍之中。
前一段,長安一帶地震。司空被免職,以告罪天地。新的司空人選尚未到任,長安就發生了異變,天子出逃,董卓被刺。
如今,天子雖暫時脫離了困境,但朝廷已是千瘡百孔,三公高位空出兩個,唯一在任的太尉楊彪,還稱病留在長安,天子身邊無有主持朝政的重臣。
郭侃雖是護駕東歸的首功之人,但在朝中地位低下,朝中群臣各有心思,沒人會推舉他成為朝廷首腦。
馬日磾是當朝太傅,又帶了精銳的南陽兵前來護駕。由他來主持朝局,眾臣都可以接受。
……
郭侃將馬日磾趕來的訊息稟告天子劉協,劉協大喜。
郭侃還將弘農的局勢一併稟告,也提出了繞路河東的建議。
劉協聽罷,沉吟半晌,道:“方針既定。臨時更改,不甚妥當吧?”
劉協用的是商量的語氣,但郭侃知道,天子不想去河東。不想被劉芒所控制。
只能遵從天子之意,暫駐在黃河南岸。
馬日磾率部趕來,拜見天子,少不了痛哭流涕,說一番護駕來遲。罪該萬死一類謝罪的話。
郭侃勸不動天子,只能向馬日磾進言,建議繞路河東迴歸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