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蒲坂,侯選被困安邑。
西面,韓暹佔據猗氏。南面,楊奉已從大陽發兵,配合韓暹進攻安邑。
侯選無奈,唯有向劉芒求援。這本在預料之中,劉芒徐世績早有準備。
劉芒曾想過,藉此機會收編侯選的隊伍,但勢必會破壞和馬騰之間的同盟關係。況且,侯選等人對馬騰頗為忠誠,強行收編,日後也必反覆。
與其如此,不如送馬騰一個人情。
董卓的西涼勢力太強,維持與馬騰的同盟,可以大大減輕來自董卓的壓力。
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劉芒要整合河東,正可藉此良機,將侯選的勢力從河東清除。
目前態勢,秦瓊部駐解縣,徐晃檀道濟部駐聞喜,傅友德部已經悄悄出了箕關,進駐河東東部的東垣。
劉芒派人趕赴安邑,給侯選指出明路。白波軍勢力太大,安邑難以固守,退卻避敵方為上策。
嚮導引領侯選部,翻越孤峰山,渡速水,向西進駐桑泉城。
侯選前腳逃離,楊奉的援兵緊隨其後佔領安邑。
至此,白波軍已佔據河東南部,鹽池一帶三座重要城池——蒲坂、猗氏、安邑。
從表面上看,鹽池之爭,白波軍大獲全勝。
然而,這一切,全在劉芒徐世績的掌控之中。
白波軍控制鹽池後,定會乘勝追擊,將蒲坂軍及幷州軍全部趕出汾水以南區域。
……
果然。
白波軍稍作休整,繼續進兵。
楊奉派出的援軍,向北進攻聞喜;韓暹部向西進攻解縣、桑泉城。
劉芒下令,不得與白波軍交鋒,各部全面撤退。
秦瓊林沖部,向北退至黃河岸邊汾陰;徐晃檀道濟部退至臨汾附近的絳邑。
全面避讓白波軍的同時,劉芒給楊奉韓暹去信,大談河東穩定之重要,再次強調以和為貴。大家坐下來協商,和平解決鹽池問題。
三家鼎立之時,楊奉韓暹尚不滿足與幷州蒲坂分享鹽池,如今。白波軍完全佔據主動,全面佔領鹽池附近重鎮,怎肯將到嘴的肥肉與人分享。
白波軍一路凱歌,接連佔據聞喜、解縣,以及桑泉城。
侯選在河東一帶再無退路。只能西渡黃河,進入左馮翊頜陽。從那裡再往西,投奔馬騰去了。
……
鹽池之爭,暫告一段落。
白波軍全面控制了河東汾水以南的全部地區。
楊奉韓暹,志得意滿,甚至開始幻想將幷州軍徹底從河東北部驅離,從而全面控制整個河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