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吳用的信報越來越頻繁,幾乎到了一天一報的程度!
而一封接一封的信,都傳遞著同一個訊息——長安異變,就在眼前!
劉芒愈發感覺到緊張不安。
長安發生變故,早在劉芒等人的預料之中。
讓劉芒感到緊張不安的,是異變來得如此之快!劉芒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河東戰略和長安異變同時發生。
同時處理好兩邊的事,劉芒沒有把握。
今天,又有信來,還是燕青親自送信!
劉芒心裡一緊,一定是最重要的情報!也預示長安事態更加嚴峻。
果然!
吳用的信中,主要提及兩件事。
第一件事,文天祥讓吳用轉告劉芒,陛下發出刺血詔書,求朝中重臣及各地諸侯出兵勤王,救皇帝陛下逃脫牢籠。
第二件事,文天祥已籌劃妥當,立秋之日,皇帝攜眾臣屬去西郊祭拜。文天祥郭侃和中散大夫伏完、安集將軍董承商量,欲藉此機會,經渭水黃河,將皇帝劉協送出潼關!
只剩下不足一個月的時間!
“要不要這麼急啊!”
劉芒不停地搖著頭。
他說不好文天祥等人是否準備充分,他只是憑感覺,認為文天祥等人太心急了。
不過,劉芒也承認,自己不在長安城,理解不了文天祥諸人急迫的心情。
可是,僅憑文天祥等人的力量,怎麼可能救出皇帝?
郭侃手下,只有幾百老弱殘兵。董承在牛輔手下,掌兵也不多,且其中不乏忠於董卓的隊伍,董承所能依仗的隊伍,也是極為可憐。
“行事如此操切,不會害了皇上吧?”
劉芒淌下冷汗……
按照王猛的分析,皇帝若不幸駕崩。天下將大亂成一鍋粥。這是各種可能裡,最糟糕的結果。
王猛也分析過,不論是從大義出發,還是為了幷州的發展。保證皇帝劉協安全,都是極其重要的。
若想勤王護駕,插手長安之事,至少要將兵馬推進至距離潼關較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