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
這片宮殿建築群,足有後世北京紫禁城六倍之大。
天子龍盤之所,本應錫羨垂光,景星慶雲。
可是,如今的未央宮,毫無祥瑞之氣。宮門緊閉,通廊幽深。似囚牢,偌大的囚牢,便是插翅變成鳥兒,也難以穿過這淒涼之地,逾越森嚴的宮牆。
當今皇上劉協,看著殿前空曠的廣場,那剛滿11歲的臉上,尚未褪去的稚氣中,夾雜著數歷悽風苦雨的滄桑。
伏貴人拿著一件大氅走了過來。“陛下,起風了,今兒可能有雨,披件衣服吧。”
伏貴人,中散大夫伏完之女,一年多前,在當時的帝國之都洛陽,被選入後宮,為貴人。
伏貴人大劉協一歲,更像是大姐姐。
在這宛若囚牢的宮闕里,小皇帝劉協,只有在伏貴人這裡,才能尋求到一絲安慰。
劉協輕輕摸摸伏貴人的手,眼眶中,淚光閃爍。
做傀儡皇帝的苦,誰人能知?
“陛下……”伏貴人不敢多說話,喚了一聲,悄悄以目示意。
貼身的宦官,多是董卓的爪牙,劉協的言行舉止,都會報給董卓。一不留心,就會引來滅頂之災!
皇上,也無法倖免!
劉協的前任皇帝,長他幾歲的劉辨,登基稱帝不過百多天,便在董卓逼迫下退位,將皇位讓給劉協。
而被廢黜為弘農王的劉辨,終究還是沒能逃過一劫,和他的妻子唐姬,被逼飲下毒酒,鴆殺而亡。
那時的劉協,不滿十歲,還是個不更事的孩童。
僅僅一年多時間,劉協便經歷了常人幾十年的風雨。
可是,這個孱弱的小皇帝能做的,只有背地裡啜泣。在心裡抱怨,不該生於帝王之家。
他沒能力和董卓對抗,但是,他無時無刻不想逃離長安。逃離這囚牢般的未央宮。
無聲的嘆息……
劉協努力整理著情緒,強顏歡笑,對伏貴人道:“貴人回去吧,朕要去麒麟閣聽講了。”
“國子監博士祭酒,文天祥麒麟閣侍講。”宦官尖利刺耳的叫聲。在未央宮中,迴盪……
……
麒麟閣,漢武帝時,狩獵獲麒麟,以為祥瑞之兆,建閣紀念。
而讓麒麟閣名傳後世的,是麒麟閣功臣像。
漢武帝命人,給以霍光為首的十一位功臣畫像,懸掛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