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曾經的輝煌寶地。
如今,寶地仍在,卻是滿目荒涼!
鹽池是白色聚寶盆。
北出潼關,經風陵渡、蒲坂、安邑,再向北,商路直通太原、雁門。這條商路,是鋪在地上,綿延數百里的聚財路!
董卓之亂,河東成為廝殺的戰場,而後,又成為西部董卓與中原諸侯間,勢力分割的緩衝地。
流寇四起,綠林豪聚。
如今,中原諸侯亂戰,董卓集團與中原的敵對關係稍稍緩和。
河東,再次成為群雄覬覦的目標。
劉芒,能否爭先河東,未嘗可知。
不管怎樣,劉芒已經開始行動了。奪取上黨後,下一步戰略,直指河東。
……
幷州三郡安定,圍繞河東戰略,蘇定方調整了軍事部署。
目前,幷州共有步卒一萬六千人,輕騎一千五百,在訓新兵一千。
雁門將軍楊延昭、陰館將軍斛律光、平城校尉牽招,分駐陰館、馬邑、平城。統兩千步卒一千輕騎,北御匈奴,東防冀州袁紹。
太原將軍李秀成、武烈校尉史萬歲,兩千步卒,駐防井陘。
幷州將軍蘇定方、晉陽將軍程咬金、晉陽校尉花木蘭,駐晉陽,麾下兩千步卒,隨時可支援雁門、井陘。
祁縣將軍滿桂、祁縣校尉花榮,一千步卒五百輕騎,駐防昭餘澤地區。西防西河高順,南可支援河東。
幷州副將徐達,兩千步卒駐防長子,統領上黨、河東軍務。
上黨將軍傅友德,一千步卒,駐潞縣,東防冀州袁紹。
高都校尉裴元紹,一千步卒,駐高都,把守上黨南大門——箕關、太行陘兩處要隘。
長子將軍徐晃、長子校尉檀道濟。武英校尉楊延嗣、武猛校尉裴元慶,統精兵近三千,在訓新兵一千,駐陭氏。
徐世績史進暫駐安邑。單雄信王伯當暫駐猗氏,手下僅有少量步卒。
武勇校尉高寵,統宿衛部五百人,先行趕往河東,匯合徐世績史進。
宿衛將軍秦瓊。統宿衛部五百人,提前趕往祁縣,徵集軍需。
劉芒,由宿衛都尉林沖統宿衛部五百人護衛,出晉陽,準備先赴祁縣,再赴河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