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山上,無盡新墳,邊關壯士長眠於此。
每座墳上,都插著一根樹枝,樹枝頂端,是一朵素白纓穗。
這是對烈士的緬懷,是花木蘭紅娘子帶領婦女們趕製的。
匈奴遭遇大敗,已經遠退漠北,仍駐守代郡各部,重新進行了排程。
長孫無忌帶領輜重部隊,全部趕來雁門。
幽州代郡代縣的李秀成部,清剿黃巾殘部已基本結束。
為了集中兵力,佈局雁門,劉芒令李秀成部趕往幷州。
其中,程咬金裴元紹,帶領一百人,隨裴秀沿太行山趕往幷州,沿途繪製太行地圖。
范仲淹李秀成率本部以及從黃巾餘部中招募的新兵,共計兩千人,走大路趕來幷州。
讓劉芒興奮的是,下山歸附的黃巾殘眾,一萬餘人願意追隨。這部分人雖然不適合補充進隊伍,但在這個人口稀缺的年代,增加一萬多耕種人口,也能極大提高部隊的後勤保障能力。
……
幷州,東帶名關,北逼強胡,年穀獨熟,人庶多資,斯四戰之地,攻守之場。
而雁門,是幷州扼吭拊背的咽喉之地。
同時,雁門也是“大風起,沙礫擊面,對面不能相見”的荒涼之地。
西進幷州戰略的第一步——進駐幷州已經達成,劉芒需要在雁門重新佈局,為謀求整個幷州做好準備。
從防範匈奴的角度,劉芒很想揮師北進,進駐定襄、雲中兩郡。
但現在的實力尚不足以如此分兵,只能先著眼於雁門。
命傅友德、滿桂,分駐平城、白登,以為犄角,防範匈奴。
蘇定方、斛律光駐累水北岸馬邑,以為陰館屏障。
同時,密令吳用,暫留京城長安,隨時打聽回報朝廷方面的訊息。
劉芒率餘部,駐紮陰館。
戰火初熄,雁門到處瘡痍。
佈局雁門已定,等待李秀成部回師幷州的同時,積極謀劃收取幷州。
幷州雖然不大,卻多沙漠及高山,更因豪強割據,幷州因此被分成五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