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重新分工,一切只為全面快速發展。
李鴻章接替范仲淹,掌管雁門政務和礦務。
寇準滿桂負責昭餘澤農牧漁政。
范仲淹調回晉陽,負責吏治整頓和人才選拔。
長孫無忌統籌全面政務。
李巖,暫時繼續負責給冀州俘虜洗腦。雖然只是千八百俘虜,卻可能產生很大影響。
劉芒要求李巖在年底前,完成對俘虜的教育,到時候,願意留在太原從軍或務農的,全部接納。願意回冀州老家的,全部釋放回家。
待李巖做完手頭事後,協助范仲淹選拔人才,同時負責招募新兵。
劉伯溫和吳用,負責籌劃上黨、河東攻略。劉伯溫坐鎮晉陽,吳用帶一小隊人,趕赴河東,將鹽池一帶的情況摸查清楚。
……
軍務方面,除了準備招募新兵外,駐軍及帶兵將領暫時未做太大調整。
現有近萬馬步軍,分駐四地:
雁門,北防匈奴,東御飛狐陘,防止冀州從飛狐陘穿越太行。同時保證葰人鐵礦和即將開發的石墨礦。雁門各部,由楊延昭統領。
井陘,仍是防禦重點。由蘇定方統領。
昭餘澤一帶,西防西河,南防上黨,由傅友德統領。
其餘部隊,駐防太原,統歸劉芒親自統領,各部由留守太原諸將分統。
諸位統兵將領,唯一調整的是花榮。
花榮駐守葰人很長一段時間了,調回晉陽,休整一段,另做任用。
葰人駐軍,因擔負保護礦區重任,為便於調動,劃歸李鴻章統領。
李鴻章的任務最重。除了負責雁門政務、礦務,還負責和各家族世家洽談合作事宜。劉芒有些擔心。“雁門事務繁雜,鴻章恐分身乏術,需加派人手,協助鴻章處理繁雜事務。”
長孫無忌也有此擔心:“葰人雖小,卻是鐵礦所在,當置縣以治。”
葰人曾被設定為縣,但由於常遭匈奴劫掠,居民多南遷,縣治廢除。
依漢律,郡縣設定,權在朝廷。可是,上報朝廷,繁瑣囉嗦。
劉芒擺擺手。“咱們耽誤不起,不管了。縣或是鄉,不過是個稱呼。名稱不改,但以縣城管理葰人。”
長孫無忌接道:“好。變通一下,在葰人設定礦監、礦尉,行縣令縣尉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