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北平,土垠城。
公孫瓚府邸。
自幽州河谷一役,被劉芒所敗,公孫瓚手中精銳白馬義從損失慘重。
半年多來,潛心經營,仗著家底夠厚,公孫瓚重新組建了白馬義從。只不過,再難找到足夠的純色白馬,夾雜些其它淺色戰馬,也屬無奈。
不刻意追求純色,反倒能集中精力於操訓。右北平的隊伍越發壯大起來,戰鬥力直線上升。
只是,右北平地處偏僻,發展受限,公孫瓚在厲兵秣馬的同時,也在暗中尋找時機,拓展自己的勢力範圍。
袁紹逼破韓馥讓出冀州,取而代之,佔據了天下最富庶之地。這讓公孫瓚羨慕不已,也抓狂不已。
他袁紹,蒙祖蔭被尊為諸侯盟主,卻幹欺負老實人的卑鄙小人勾當。公孫瓚表示不服!
憑什麼你一人獨佔富庶冀州?憑什麼我要委屈於貧困偏僻閉塞之地?
近幾個月裡,公孫瓚已秘密聯絡平原劉備、徐州陶謙,準備在合適時機,對袁紹發難,起碼也要分得冀州一杯羹!
而眼下,正有個大好機會!
袁紹自得冀州以後,逐步把重心轉移到冀州西南,臨近司隸校尉部的魏郡一帶。那裡,更靠近大漢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利於染指中原。
袁紹的戰略重心轉移,造成冀州東部一帶相對空虛。
盤踞在冀州、青州交界處,渤海沿岸貧窮之地的黃巾餘黨,趁機再次興起。
公孫瓚剛剛得報,青州黃巾,正氾濫於冀州渤海郡南部一帶,威脅著渤海治所南皮。
天賜良機!
……
平原城。
昏暗燈下,劉備面對文書,眉頭緊蹙……
剛剛接到公孫瓚來信,青州黃巾餘黨,大肆進犯冀州渤海郡,直逼渤海治所南皮。
公孫瓚約會劉備,從南北兩路出擊,清剿青州黃巾。
公孫瓚和劉備,曾一起在盧植門下求學。公孫瓚不僅是劉備的學長,而且出仕早於劉備,對劉備照顧頗多。
劉備自投軍以來,始終不得志,公孫瓚多次資助提攜。劉備出任平原國相,便是公孫瓚表奏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