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要進行更加瘋狂的攻城,陰館守軍嚴守以待。
援兵的到達,大大提振了士氣。
只要再堅持幾個時辰,蘇定方部就會到達!
城牆上守軍,早已習慣了匈奴密集的箭雨。女牆邊上,是箭雨的死角,陰館守軍躲在死角里,撿起敵人送來的羽箭,回擊匈奴!
狂怒解決不了問題。
匈奴並沒因暴怒而獲得更多攻城的辦法,兩個時辰過去了,陰館城仍然屹立不倒,城牆下,只是增添了更多匈奴的屍體!
“援兵!援兵到了!”
東面守軍率先發現了遠處飄揚的軍旗!
蘇定方的隊伍,比預計提前兩個時辰抵達陰館!
“援兵!西面也有援兵了!”
西面,匈奴大營後方又一次出現騷動,那支略顯雜亂的小股隊伍再次襲擾匈奴。
雖然西部小股部隊情況不明,但攪亂匈奴的隊伍一定是友軍。
東西兩個方向的漢軍大大分散了匈奴的精力,攻城之勢頓減。
戰機難得!
楊延昭當然不會錯過。
將滿桂的三百輕騎分成三個百人隊,楊延昭滿桂各帶一隊,出北門,向東和蘇定方部內外夾擊匈奴!七郎楊延嗣帶一隊,出西門,接應西面友軍!
城門大開,漢軍輕騎氣勢如虹,殺向匈奴大營。
陰館城久攻不下,匈奴攻城連遭重挫,須卜氏千戶、骨都侯先後斃命,平城被漢軍偷襲。
一系列挫敗,令匈奴軍心早已不穩。
而大漢援兵又源源不斷。先是漢軍輕騎馳援,又有東西兩路援軍殺至,漢軍到底還有多少援兵,猶未可知。
匈奴終於絕望了!
匈奴大都尉、大當戶,保護著匈奴王,狼狽地渡過氵累水,向北部的定襄郡中陵方向撤退……
……
匈奴雖敗,但在兵力上仍佔據絕對優勢。
漢軍追至累水河邊,不敢涉水窮追,各路軍馬撤回陰館。
楊延嗣也引兵退回城裡,可是,卻沒帶回那小股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