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芒正和劉伯溫等爭執不休,李秀成突然長身而起。
“秀成願代少主上山見裴元紹!”
眾人齊把目光投向李秀成。
自劃歸劉芒統轄以來,一直低調的李秀成竟然說出如此驚人之語,令眾人不禁刮目相看。
“秀成,危險啊……”
說來也怪。
因為知道裴元慶的結局,劉芒自己要上山見裴元紹,並沒感覺有任何危險。
但是,現在李秀成提出要代替自己上山見裴元紹,劉芒反倒擔心起來。
李秀成的態度十分堅決。
裴元紹信中說,希望劉郡尉本人,或者是代縣官軍中有一定地位的人上山商談,他才能放心。
李秀成在軍中,地位雖然不及蘇定方、傅友德,甚至比不上程咬金,但是,由於他駐守靈丘,與山上黃巾眾交鋒最多,在黃巾眾中的影響力遠超程咬金傅友德,甚至蘇定方都不有所不及。
接納裴元紹,瓦解黃巾軍的機會實在難得。
劉伯溫等人也認為,由李秀成代替少主劉芒上山,的確是兩全之策。
劉芒不是猶豫不決的人,但不知為何,這一次,劉芒遲遲下不了決心。
連劉芒自己都承認,李秀成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芒不擔心裴元紹會害自己,也不怕。但是,他正在走向成熟,劉伯溫等人說得沒錯,身為軍中之主,是不應該冒這種風險的。
這不是勇敢與懦弱的問題。
軍中主帥以身涉險,引來的,也許是全軍上下的擔憂,甚至有此而導致一場戰役的失敗、整個戰略的失敗。
李秀成,前世的太平天國忠王,來到這個時代,成為一個貌不驚人的小人物,還帶有一點點神經質。
太平天國起義,和張角的黃巾起義有著相似之處。
李秀成,雖然沒有超人的智慧,卻能看透劉伯溫等人所看不透的問題。從這一點上,劉芒斷定,這緣於李秀成潛意識裡,存留的前世的思想。
這種思想,以及太平天國和太平道之間簡單的相似,才賦予了李秀成特殊的智慧,和超乎尋常的勇氣。
“少主,秀成懇請少主,允許秀成上山。”
依舊是質樸的話語,依舊是堅定的信念。
劉芒終於緩緩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