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節目播放結束之後,看到影片裡評論區的評論,都是對節目的讚美和喜愛。
雖然後臺的播放量統計還沒有出來,但是從節目效果上來說,十三邀節目已經大獲成功了。
正當譚越還在盯著電視上的十三邀節目的時候,放在客廳茶几上的手機傳出幾聲資訊的提示音。
譚越有些好奇,誰大晚上的會給他發資訊,於是便拿起手機看了起來。
原來是璀璨娛樂公司內部大群的訊息,而且有很多,手機介面上已經顯露出九十九加的數字。
“阿越,誰給你發的訊息啊?”
在旁邊吃著零食的陳子瑜轉過頭來狐疑地問道。
“沒什麼,是咱們公司內部大群的訊息。”
譚越回答道。
“哦。”
陳子瑜接著看起十三邀節目來。
譚越則是對公司大群裡的這麼多的資訊非常的感興趣,他很好奇這都是下班時間了,這麼多人在大群裡面究竟在討論什麼。
譚越進入大群,看了幾段群裡面的聊天記錄,原來都是在討論今天晚上的十三邀節目首播的事情。
“今天晚上的十三邀節目你們看了嗎?”
“當然看了,一直坐在電視前面等著,飯都沒來得及吃。”
“太精采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深度的訪談類綜藝節目。”
“許總的對話和觀點我覺得非常的精彩,他說的那句時間就是效率這個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群裡面,大家都在圍繞著節目的主題進行討論。
“許總講的很好,但是相比較而言,我還是更贊同湯老師的說法。”
不過總的來說,大家對於十三邀節目的創意還是比較認同的,都認為題材非常的新穎。
也包括節目的拍攝手段,以及一些大量的外景拍攝,給節目效果的提升帶來很大的幫助,不再像以前的訪談類節目一樣,就是兩個人坐在演播廳內拿著稿子你念一句我念一句那樣枯燥乏味。
譚越覺得他們的評價非常中肯,另外對於第二期第三期包括以後的訪談地點上面,譚越覺得可以完全仿照前世十三邀節目那樣。
不用拘泥於演播廳這一塊小地方,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場景都可以作為訪談地點。
比如可以找個飯館邊吃邊聊,也可以找個公園或者景點,主持人和嘉賓在散步的時候也可以對話。
總體上來說,就是不要拘泥於形式,將思維跳脫出來。
大群裡面,公司的幾位高管也對於十三邀節目的首播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宣傳部門總監吳工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