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諾斯入局之後,諾亞的可操控空間都不知翻了多少倍,金龍沒有隱瞞這位大侄子,只是向他透露自己在死靈一方有間諜,可以獲取關鍵性情報,但需要他進行配合。
於是,烏爾諾斯在進行了一輪嘗試之後,就與諾亞展開了更多合作,包括但不限於坑掉盟友的有生力量,令他們不斷丟失原有的土地,向南方收縮。
因此,在阿特拉斯王國加入戰爭以後,這場都快點燃了半邊大陸的戰爭,其發展走向頓時就變得奇怪起來。
在戰場上,阿特拉斯王國的軍隊連戰連捷,勝多敗少,每逢大戰,必有斬獲,就連位於北方凍土的亡靈城,都攻下了兩座,蠶食了亡靈不少土地。
與烏爾諾斯親自統帥的軍隊相比,精靈王庭的軍隊表現就像是笑話一樣,連戰連敗,輸多勝少,取得勝利都是無足輕重,沒什麼影響的小勝。
兩國軍隊的表現就是兩大極端,完全相反,最少在不知內裡的外人眼中,就是如此。
沉迷於過往歲月輝煌與榮光中的精靈,在當下是如此腐朽,軍隊作風散漫,反應遲鈍,士氣低迷,指揮官更是目光短淺,極度愚蠢。
最高的決策階層,更是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攻訐,完全沒有一丁點的大局意識觀,以至於精靈王庭不斷丟城失地,都快讓亡靈的軍團打到都城賽倫費恩了。
雖然精靈王庭的毛病確實不少,古老勢力內部混亂,各項指揮互不統一等問題,一樣不落,但精靈種族的基礎擺在那裡,其實不該打得這麼難看的。
可千算萬算,精靈很難算到自己的敵對方,以及自己的盟友是可以進行配合的。
哪怕諾亞並沒有喪失底線,將精靈的情報賣給死靈一方。但幾乎掌控全域性的烏爾諾斯,只要有心利用精靈的力量消耗亡靈軍團,基本可以做到,精靈不被坑得哭爹喊娘才怪。
至於因此是否會產生心理壓力,有道德負擔,作為君主的烏爾諾斯則是表示完全沒有,死靈總要有人殺吧,精靈不上去拼,難道讓我的騎士上去送命嗎?
選擇讓自己的騎士陣亡,還是讓精靈哀嚎遍野,烏爾諾斯完全不需要思考,任何合格統治者都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這本來就不是選擇題。
愚蠢到何等地步的統治者,才會壓制剝削自己的臣民,便宜了所謂的盟友,連自己的基本盤都不清楚是什麼,還當什麼君王。
在這一點上,諾亞自認自己教得還算不錯,烏爾諾斯雖然喜歡權謀算計,但他主要針對的,還是在私底下,背地裡,醞釀一些不良企圖的貴族勢力。
對於死心塌地跟隨他的貴族與騎士階層,烏爾諾斯還是非常大方,對於底層的平民,他更是延續了奧古斯都家族崛起後一貫的傳統。
因此,他的統治也是極度穩固,底層的民眾議論這位二代王,更多也只是帶著善意的調侃,也希望這位君王可以比他的父親在位更久。
對於底層的平民的想法,烏爾諾斯並不在意,因為他更喜歡去壓榨剝削那些不太怎麼服從自己的內部勢力。
從王國外部獲取利益,掠奪資源這方面,他更是身先士卒,當仁不讓,即便是長子亞歷山大都別想跟他搶。
“你這是遇上了什麼事情?怎麼是這幅表情?又有亡靈彈劾你了?哪位亡靈,把它的名字報上來,我保管它在一個月內消失。”
看到身處於大墓地中的好侄孫,諾亞完全藏不住臉上的笑容。
他沒有向北方戰場派遣一兵一卒,自己就待在領地當中,動都沒有動彈一下,但由於韋恩擠進死靈的核心決策層,大侄子下場後,更是三番五次找他商討進軍的策略,他的黃金樹得到了巨大反饋。
毫不誇張的說,北方戰場上,有三分之二的戰役爆發與他有關,他這條無人知曉的聖龍,盤旋在北方的冰原以及中土的天空上,操弄億萬生靈的生死。
當然,這是自我吹噓,抬升逼格的誇張說辭,實際上,諾亞只是間接地影響了如此數量的生靈,這是從黃金樹上得到反饋總結。
發生在北方,大多數由活物與死靈所爆發出的戰鬥,諾亞都能夠從中得到少量反饋,哪怕因果存在間隔,層層削弱,可積少成多之下,諾亞的收穫也是極為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