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劍仙神曲> 第554章 去去晦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4章 去去晦氣 (2 / 2)

再說那走出的方瀟二人,這一匹馬進了這城內也是慢了下來,尤其到了這街道上更是寸步難行。方瀟也是乾脆和齊思瑤下馬一邊牽著馬一邊往裡面走。走了沒有幾步,就聽到一個聲音道︰“方公子,可還認識小道啊。”

方瀟也是尋聲扭頭就看見了一個打扮清秀的小道士,赫然就是那日杭州遇到的道士。“原來是小道長。”方瀟也是微微行了一個禮後說道,“不知道道長今日怎麼到金陵了。”

那小道士也是搖了搖頭後說道︰“無量天尊,小道長是尋緣而來,不問來路,也不問歸處。”

“如此我就不打擾道長了。”方瀟也是微微開口說道。

那小道長也是笑了笑後開口說道︰“公子既然來了,就不要急著走。且算上一卦吧。我觀方公子今天面目紅光,想必是好事將近了。”

“那道長怕是錯了,我現在可是麻煩地很呢。”這方瀟也是搖著手開口說道。

齊思瑤也是感興趣了,將這馬往一邊一帶後開口說道︰“不就是算一卦,反正也有時間那就算一卦吧。”這邊說完後方瀟也是隻得跟著兩個人也是往一邊走去。這簽筒也是早就出現在了那小道士的手中。方瀟這次也是乾脆手都不踫了,一道真氣一推,這一道簽也是就這麼出來了。那小道士也是拿在手中看了一眼後說道︰“有意思,古人湘子得道。有詩言道︰幹三爻,漸三爻;一時遇合,鶴鳴九皋。”

“這是什麼東西啊。”這齊思瑤雖然同詩文音律,但是這個也是有些難為了。

方瀟也是摸了一下下巴後說道︰“這湘子即是韓湘子,為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傳為韓愈族佷,後得道成仙。以易卦而言,一九以成十數,而六與十相逢謂之遇合,此時即可轉為昌盛,正如鶴鳴於九天之中,任你遨遊。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呢?小道長?”

“公子大才,這還有一句就是求得此簽者,則運頗為亨通,但名位則仍未彰顯,凡作事如逢六或十則有好佳音。”

齊思瑤也是搖了搖頭後說道︰“沒意思。”

“這位姑娘不要急,方公子且聽好。曉雨初晴映碧溪,重重春色上柴扉;黃金不盡家殷富,何必區區羨錦衣。”那小道長也是開口說道,“人生追求不外乎名利,有些人名利雙收,有些人名利俱無,有此人有名無利,有此人是有利無名。無論是屬於那一種,只要知足便能生活無憂。「知足者,貧亦樂;不足知者,富亦憂。」此喻示家境富足無名祿,勸人不必因此而羨慕名位的人。”

方瀟也是一抬手說道︰“多謝小道長的話了。”說完也是排下三文銅錢。這齊思瑤剛想說什麼,就被這方瀟給拉走了。

而此時這連問也是回到了那最初的房子裡,這邊那清倌人也是獨自住在那邊,這連問自然也是心裡高興地不得了。這邊清倌人也是說要唱一段來助助興,於是這清倌人也是直接開口唱道︰“小生多虧徐爺舍子換出,送在臥龍山。嬸母逃至荒郊,生下薛葵兄弟,如今有了一十五歲。從早出外,這等時候,未見歸來,不免出莊盼望。正是︰雖然不是同胞弟,也念嬸母養育恩。我祖父保大唐三代掛帥,我祖母樊太君都稱將才。平高麗徵西番得勝奏凱,官封過平遼王位列三臺。唐高宗放花燈民安國泰,我三叔酒醉後大鬧玉階。驚動了高宗爺龍歸滄海,踢死了七太子晏駕樓臺。三叔父酒醒後逃出城外,連累了我滿門祖父受災。我父親在陽和身為元帥,武則天傳聖旨調回京來。鐵&242;墳死屍骨無棺無蓋,十五載有誰來祭掃墳臺。三叔父生和死實難得見,我嬸母撫兄弟難報慈哀。雖然是天不絕薛門後代,伸得冤雪得恨方稱心懷。邁虎步來至在莊門以外,見賢弟喜滋滋轉回家來。打聽得房州城笙歌結彩,廬陵王命公主拋球樓臺。抬頭看見兄長站在門外。弟兄們手挽手春風滿懷。”

“好!”這邊那一個叫好聲也是傳了出來。

“趙兄。”這連問也是站起來開口開口說道。

“連兄你回來了啊。”這趙正菲也是將提著的東西放到桌面上後走了過來。

連問也是抱了抱這趙正菲後說道︰“趙兄你也是經常過來?”

“並不常來,你知道怡人那個性,見不得可憐人。所以也是讓我有空就送些吃食過來。今日我正好空所以也是過來看看。哪知道你回來了。”趙正菲也是開口說道,一邊也是將這飯盒裡的食物給拿了出來。

連問也是嘆了一口氣後說道︰“都是我,還她受苦,你也受苦了。”

“我還好。”這個趙正菲也是和連問坐了下來,而後一邊聊,一邊聽著臺上的清倌人唱,那清倌人也是開口唱道︰“吾祖父傳下武藝,養子教習兵機。老孃親坐草堂休把愁帶,兒此去必不得生事闖災。一路上查三叔音信何在,看一看房州城即便歸來。聽兒言不由人愁鎖眉黛,止不住淚珠兒灑落胸懷。張泰賊與薛家仇結山海,鐵&242;墳還望兒弟兄去開。兒去後娘在家有誰看待?祖先爺在陰靈恨娘無才。去房州看彩樓有何妨礙?恐人知薛家後惹下禍來。依為娘守田園操演器械,大丈夫要報仇再等時來。娘教訓兒怎敢離娘出外,兒雖幼不比那無知嬰孩。中途路遇老者躬身下拜,就是那大羅仙難以解開。房州城亦非是殺人山寨,來的來往的往非是嬰孩。看彩樓即便歸有何妨礙?老孃親在家中何必掛懷。兒要去為孃的也不阻礙,一路上必須要避禍離災。中途路遇老者躬身下拜,學一個痴啞漢半痴半呆。為孃的去拿銀兒把衣換。”

“這麼點吃食可能不夠我們三個人吃啊。”這清倌人也是一邊走下來,一邊開口說道。

“趙兄來了,怎麼能吃這些東西呢。來我們出去吃。”這連問也是開口說道。

趙正菲也是點了點頭後說道︰“這是自然,怎麼也要讓連兄去去晦氣,這頓就當是接風了。”

“哎,這錢要我出的。”連問也是開口說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