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皇太后,十三隻蜂后。
所以老王現在已經開始用字母給次級巢穴命名了,比如a1~a1000、b1~b800等等,考慮到蜂巢一直在隨空島成長,面積體積有些過於膨脹了,老王這個貨其實是有心擱下頭鋪上軌道搞一列復古又愜意的小火車啥的,不過由於會影響蜂群通勤且安裝麻煩,最終只能很不快樂、勉勉強強的往底下放了一堆新能源大巴、豪車、戰利品艦艇和微型改造輪渡島。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輪渡島,這玩意基地現在也有,不過畢竟是蜂巢嘛,用不了那些小型的,只能用超微型的,以至於隨著體型的縮減這玩意看起來簡直就像一張飛毯.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東西都可以當成空島特色產品。
李滄本身就已經放棄了在七拐八拐上崗下坡無限細分的隧道里開車的打算,他的技術不支援他做出這種囂張的行為,然後到“港口”一瞅,好傢伙,不止大巴和各種車輛,就連艦艇和輪渡島都timi一個不剩,再瞅瞅這些玩意的停泊點標註液晶板,abcdefg
頓時頭暈目眩,感覺蜂巢成了災難發生前景區一樣性質的東西,裡裡外外滿滿當當全是人。
李滄甩出大鯤鯤爬上去,憤憤不平的嘟噥:“我就該讓老王把上車投幣系統弄出來按里程收費,嗯,再搞個狗腿子抬轎弄個同心鎖許願橋之類的專案,一天天的就知道白嫖,我得少掙多少錢我!”
蜂巢從當初的平面延伸到現在的立體結構,早就複雜了不知多少倍,老王空島吞併份額時刻都是滿的,每次大戰過後還有李滄老奶奶喂孫子式的飽和投餵,所以現在即使分了群,蜂巢的結構佔比在空島上反倒是小了不少,除了負責採光通風週轉水蒸氣的貼靠外露式巢穴,以前能在島嶼外表面看到的橫七豎八的晶體簇、晶壁全都不見了,只剩下幾個巢穴出入口還在。
李滄一路避著人來到他鐘愛的苗圃間,這裡百分百還原了野外環境,整體都是由道道幾公里長短不等的山脈堆砌成的,有年份有異化的緹麗原始參株一座山,有年份沒異化的原始一座山,沒年份沒異化的參苗一座山,沒年份有異化的參苗一座山
可謂奢侈!
雖然李滄致力於培育出更多的異化性狀,但經年累月下來,出品率低的可憐,事實上不止參苗,連隔壁幾座培育草木、糧食作物、蔬菜水果的巢穴都時常幾個月不見起能有一次產出,跟抽獎差不多,一直到現在,除了個別幾類稀有作物,李滄已經對這些苗圃不抱什麼希望了,只要能保證已經出現異化品類的繁衍,其他無所謂。
李滄在入口拎了幾個筐,一頭扎進參園。
說是參園苗圃,實際上也不是個遍地人參的狀態,土地利用率低的驚人,人參還沒那些自來熟的蘑菇野菜啥的扎眼。
這就是有蜂群的利弊對比了,它們的搜刮、採摘移植都是可持續性的,除了白天休眠基本整晚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什麼分類移植材料處置根本不用老王操心,以至於蜂巢裡什麼時候又有了什麼新東西島上的四個人從來都不知道,畢竟蜂群的智慧層級還遠達不到寫報告幹文書的程度。
走在林子裡的李滄現在是一臉懵逼。
要不是很確信這些山體雛形都是自己和老王指揮蜂群親自捏出來,他都懷疑自己來錯了地方,整整一個小時過去,他連一株參苗都沒瞅見,什麼木耳小花菇松蘑松茸栗子冬青刺五加之類的玩意倒是湊了一籃子。
李滄黑著臉嘀咕:“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當初怎麼就沒想到戳幾個標籤上去,timi現在好了!”
苗圃前前後後搬遷了至少得有個五六次,從剛開始的哪一株參種在哪一個位置門兒清到現在的一株參都找不著,李滄覺得非常愧疚於自己勤撿持家的優良品質,膨脹了,我李某人終究還是膨脹了啊
倒是可以讓老王叫幾隻工蜂過來當帶路黨,但李滄不認為自己丟得起那個人,於是硬著頭皮繼續大海撈針,並一再嘀咕人參要是真能長成小人兒會滋滋冒血那可就太好了。
事實證明,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命運終究還是會眷顧努力的人。
經過半個小時的搜尋,李滄終於在蒼莽的北地山林和草植中看到了一抹顯眼的殷紅,一鏟子下去,直接悔得腸子都青了:“草!”
&ni是一株130年左右無異化性狀的緹麗原始參株.
彳亍口巴,反正也是給咱媽用,心疼是不可能心疼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心疼的,唯一得小缺陷是他找錯了山頭,他要挖的是沒年份有異化的參苗來著。
“誰?出來!”
“嗨,李同學,你也來挖野菜昂?”
索梔繪提了提手裡的籃子,笑得眯眯著眼,目光很促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