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也跟劉備出身、名望以及心性有關。
劉備的出身和聲望太低了,以至於他在士族、豪強賽道里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那還不如爭取寒門和平民的支援了,最少這是真能撈進碗裡的乾飯。
“好吧。”
劉備最終還是點頭同意,畢竟他要是不同意,豈不是讓自家好大兒坐蠟了?況且這次去雒中,劉封也是提前跟他報備過的,他當時沒有出言反對,現在就更不能反對了。
“那以你之見,沛國該如何安排?”
劉備轉而問起了軍事方面的問題。
在劉封的安排之中,沛國的部隊幾乎是重中之重,堪為戰略機動部隊。
劉備軍事天賦、才能雖然遜色於曹操,卻也並非弱者,尤其是漢中之戰時,得法正、黃權之助,還真讓生涯末期的曹操吃了個大虧。
後來又以同等的兵力,與陸遜鏖戰年餘,雖然最終不敵落敗,但益、荊交界地那地形,陸遜可是佔了大便宜的。
可見劉備的軍事才能至少也絕非庸者,自然很快就看穿了全域性之中的要點。
“父親,依孩兒之見,此重任非二叔不可。”
劉封大膽舉薦,他敢拿腦袋擔保劉備心裡的人選也是關、張之一,而且以劉備的習慣來看,關羽的可能要更大。
此時已經沒了徐州之失,張飛依然是劉備第一號心腹加兄弟。可劉備一樣喜歡用張飛鎮守根基之地,而帶著關羽出去作戰。
本來劉封推薦關羽、張飛都行。
但張三叔的確不如關二叔來的持重,兩人雖然都有性格缺陷,但關羽還是要比張飛更穩重一些。
從歷史戰績來看,關羽的上下限也都要比張飛高的多。
沛國的戰略機動部隊極其重要,必要時刻甚至要擔負起前線決策的重任,雖然太史慈、趙雲、周瑜,甚至連孫策也有這樣的才幹和能力。但劉備怎麼也不可能捨棄關羽而就他們。
如果說太史慈、趙雲或許還有一分機會,那周瑜和孫策完全就是沒半點可能了。
果然,聽見劉封推薦關羽後,劉備的眉頭豁然展開,也不再猶豫二爺和三爺之間的選擇了。
“好,那就讓雲長擔此重任。”
劉備斟酌道:“除了雲長本部人馬外,還可調何儀、黃邵、劉闢、龔都等部充實。”
這幾部如今也是四千人的大部曲,同時何儀之侄何巒部曲兩千,劉闢愛將周倉、裴毅俱都獨領一部兩千人。再加上擴軍之後,關羽本部八千人,關平兩千人,合計高達三萬兩千人。
劉封抬頭望去,劉備臉上俱是得意之色,顯然對這樣的安排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