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公孫伯父是如此性格,一旦議和成功,大司馬戰略可就靈活得多了,既可乘勢剿滅公孫伯父,也可化假為真,暫時放過公孫伯父,起兵南下。”
劉封斟酌道:“不過以現在的割據,袁紹斷不可能南下,只會先解決了公孫伯父。”
如果是原時空裡,那袁紹大機率是會先南下解決曹操,因為那時候公孫瓚不過是個困獸罷了,雖然噁心人,但著實復興不了了。反過來,曹操卻是聲勢浩大,而且屯田初見效果。
再讓曹操這麼休養生息下去,只有一個州本錢的袁紹可比不過坐擁中原兗、豫、徐、司的曹操。哪怕這四個河南州郡裡曹操也不是全都拿下了。
比如徐州,就是臧霸的自留地,聽調不聽宣,形同藩鎮。
比如兗州,凋零殘破,人口只有巔峰期的三分之一,還有大片的河北土地被袁紹所據。
比如司隸,比兗州還要殘破,也有一半以上的郡國不遵曹操號令。
可光是兗、豫這兩個大州,比種田還是遙遙領先的,畢竟在東漢時期來看,河南不論經濟總量,人口總量還是文化人才,都是要遠勝於河北的。
可如今局勢不同,不搞定劉備,袁紹還真未必敢過河,不過河內倒是相當危險,其地富庶,人口又多,而且無險可守,屬實是不拿白不拿的肥肉啊。
順著公孫瓚這個話題,劉封將和曹操後續的合作,以及共同對抗袁紹的結盟等事一一說來。
劉備的臉色陰晴不定,卻始終不發一言,安靜的聽著劉封的述說。
等到劉封說完之後,他才開口問道:“封兒,你就如此看好孟德嗎?”
同樣是一件結盟的事情,物件不同,敘說自然不一樣。
和自家老爹劉備說的時候,劉封並未有隱瞞大部分的心思。
比如以曹操頂在一線,劉備軍只是打打輔助,幫助曹操分擔部分壓力,使得曹軍主力能夠正面對抗袁軍。
歷史上曹操軍隊實力遠超袁軍,地盤又比袁紹大,雖然久經戰亂,可北方也一樣有戰亂。
曹操之所以看起來和袁紹兵力差距巨大,除了河南太過凋零,物產銳減以至於限制了曹軍規模外,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曹操位於中原腹地,他需要四面派兵。
官渡之戰最激烈的時候,曹操依舊在豫州放了近兩萬大軍。
而且這兩萬人可不是弱旅,全是百戰精銳,其中半數是兗州大豪李家的部曲,由李通統帥,鎮守陽安,穩定汝南朗陵的局勢。
另外數千精銳,更是曹仁所部精銳,是作為曹操戰略預備隊被派來汝南攻打劉備的。
再加上潁川防禦劉表的部眾,汝南方向最少也有曹軍兩萬之眾。
這也是為什麼官渡之戰前曹軍有兵十餘萬,可被袁紹十萬精銳飛龍騎臉時,對面卻只有兩三萬人曹軍的根本原因。
可見曹操並不是沒兵,而是迫不得已集合不起來罷了。
這個位面曹操的實力其實並不比原時空來的弱,別看劉備父子搶了曹操不少地盤,可原時空裡曹操的核心地盤依舊保持了個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