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封這話一出,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只見後者不慌不忙道:“亮正有一問,想要請教主公,乃是文先公之事。不知主公是欲其生,亦或是欲其死。”
劉封訝然,隨即恍然,又陷入沉思之中。
訝然是驚訝諸葛亮的問題,恍然是明白了諸葛亮的用心,最後的沉思自然是在確認自己在此事中到底該持有何種態度。
仔細思考之後,劉封認為楊彪可以罷免,可自己卻未必容不下楊彪的存在,況且日後還真有不少能用到楊彪的地方。
想到這裡,劉封當即開口表態:“楊文先畢竟是天下名士,楊家三世三公,楊文先本人也盡任三公。其人雖與我有私緣,但若說其勾結袁術,心存不軌,我卻是第一個不信。”
劉封所說楊彪盡任三公,說的是楊彪已經在三公的位置上坐了個遍,只是可惜,他這三公屬於一日遊,自189年9月接替董卓擔任司空後,當年12月就轉任了司徒,緊接著轉過年就被罷免。
半年不到的時間,當了司空加司徒,而且此時董卓已經權傾朝野,楊彪在任上屬實是沒有什麼根基和實權的。
但楊彪能夠這麼轉著圈的擔任三公,也足以肯定他的聲望和能力了。
即便是不守規矩如董卓,都要把他擺出來以服眾,可見一斑。
諸葛亮得到了劉封肯定的回答後,當即建言道:“既是如此,那主公何不以楊德祖薦主之身份,出手援救呢?”
劉封當即叫好,他差點都給忘了,前些天他可是徵辟楊修為徵南將軍府主簿的。
楊修雖然沒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啊。
此時楊修就在府中,那自己這個恩主的身份隨時可以坐實。
以恩主的身份去援救楊彪,就是曹操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孔明言之有理。”
劉封看了看董昭、龐統、諸葛瑾等人臉上的神色,發現他們也俱是贊同之色後,當即決斷道:“既是如此,那我等就於這兩日內啟程,返回洛陽。”
商議定了之後,次日一早,將楊修請來。
聽到劉封願意出手援救,楊修感激涕零,更對劉封生出了無限好感。
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楊修來之前就想過是否要提此事,可最終還是沒說出口,一來也是心中羞慚,之前沒有回應也就罷了,此時再拿出來說,實在是有損楊家門楣。
二來也是擔心劉封心中有怨,提起此事搞不好反倒是弄巧成拙。卻沒想到劉封居然如此大氣,居然此時還承認對楊修的徵辟。
不提楊修對劉封的感恩戴德,劉封自去與楊奉、韓暹敘別。
離開鞏縣後,因為救人的緣故,返程僅僅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回了洛陽城下。
出乎楊修的意料,劉封出手之後,事情解決的輕而易舉。
在劉封親自拜會大將軍曹操和司隸校尉滿寵之後,次日,滿寵上奏大將軍,楊彪與袁術並無勾連。
隨後,曹操接受了滿寵的稽核意見,當即決定釋放楊彪,只是被罷免的太尉官職沒有官復原職。
其實在劉封出手之前,荀彧、鍾繇、丁衝等人已經積極行動了起來,勸說曹操放過楊彪。
只是曹操對楊彪確實有一定的殺心,明知道眼下不適合動手,也一定要楊彪好好吃上一點苦頭,這才遲遲拖延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