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快到中午的時候,一隻騾隊到了。
“老趙叔,年好。”
“好,你們還有幾個村子,要不要在村裡吃點,喝點。”
“不用了,我們帶著幹糧,總是要趁早把各村的年賞送到,我們還想天黑前回城裡,我家婆娘包了餃子,聽說縣令晚上準備架火堆,五十隻烤全羊,這氣勢。”
聽這年輕人高興的說著,老趙頭用手中的木棍在年輕人頭上重重的敲了一下:“這臭嘴沒個把門的,什麼縣令。那是熊本山鹿區區管事,或叫區長,什麼縣令沒聽過。”
年輕人輕輕在自己嘴上打了兩巴掌:“這是錯了,錯了。是區長。”
大唐為了迷惑倭人,這裡的人都沒有大唐的官職,但內部各級吏員、小官還都是知道各位長官相對於什麼樣的官職,今個除夕一高興說錯了。
放下年貨,這一隊人又往東邊走,還有幾個村子他們送。
“開……大……灶!”老村長高呼一聲,來自大唐的各戶立即歡呼了起來,喜悅之情讓什麼都沒弄明白倭人也跟著大叫。
倭人至少懂開大灶,這就是表示有好東西給大夥吃。
往常,每個月也就是開大灶六次。
老村長喊完之後,樂呵呵的再去翻看這次的年貨,這是他們頭一次在大唐之外過年。
頭一份,紅紙、墨水、大筆。
一看就是給帖對聯準備的,看來這區長還是有心人。
看到這些紅紙讓大唐來的各戶心裡暖暖的。
然後是一包印的彩畫,這彩畫大小足有上千張,有抱著魚的娃娃,也有捧著荷花的娃娃,總之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娃娃。
“這是什麼?”有個老漢翻出兩張畫。
好多人圍了過來,看仔細之後,有人說道:“這是門神,一定是門神。”
“這門神怎麼和以前的不一樣?”
“沒看這寫著,一位是咱大唐護國秦大將軍,一位是大唐勇武尉遲大將軍,咱們在外有大將軍護著,百邪不侵。來來,叫幾個婆娘過來趕緊弄漿糊給帖上。”
“不行,不行。先讓我拜一拜……
歡樂的笑聲越來越多。
老村長卻發現竟然還有二十隻罐頭,還有完整的四隻殺好的羊,白菜蘿蔔有十數筐。細白麵粉有十袋之多。
“包餃子……”老村長又是一聲長長的吆喝。
這一直忙活到申時初,也就是下午三點多,今天才開始準備吃飯。
老村子一邊看一邊罵:“你這豬腦子,餃子能這麼包,下到鍋裡成湯面了。”
被罵的倭人只是傻笑。
真正開始吃上,又過了半個時辰還多。
羊肉湯的香味飄的很遠,一直飄到了河對岸。
倭人沒有大唐人過年的習俗,倭島沒有畜牧、倭人也不吃肉。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吃,事實上很早的時候,倭人是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