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石並不多,也就是每天四百噸貨物。但放大唐,這個數字可是相當可觀的。
“我想要慈溪縣。”柳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好,為什麼我們選了華亭給你,是因為除了你誰也沒辦法讓華亭成為一個你所說的日吞吐十萬石的大港。我等討論過,華亭的收益原本以為也就是十幾萬貫罷了,但令姐卻認為,華亭會有巨利,這才修改了方案。”
柳木再問:“那麼,有沒有折衷的方案?”
“你等下。”
蕭瑀與杜如晦等幾位示意柳木迴避,而後開始討論。
柳木自己走到門外,等了足有一刻鐘,蕭瑀才示意柳木進屋。
“有一個方案,你代朝廷管華亭十年。戶部每年補給你五萬貫,以彌補你勞心勞力而不能顧及自己家業的損失。讓你出仕一個縣令,那怕是州府不合吏部的規矩,但華亭卻需要細心經營。”
柳木問道:“拿這錢,會不會落人話柄?”
“會,所以還有另一個方案。就是慈溪旁邊的四個下縣全歸你,來換你的現在管轄的北四縣。你所有的封邑、長平公主所有的封邑也一併收回。四縣不世襲。”蕭瑀說出了另一套方案。
柳木幾乎沒思考就立即答應了:“好,就這麼說定了。”
“五縣之縣令,你自己選。”
“這個沒問題,我加一條。華亭依下州論。”
吏部尚書崔敦禮說道:“華亭是下縣,這是唐律。不過依唐律,下縣可升上縣,上縣依可升州。”
柳木立即問道:“怎麼一個升法?”
“下縣升上縣,這個靠人口。華亭這個地方特殊,除了華亭港這一小塊地方之外,往西好幾百裡都沒有一個正經有縣,有些個地方,一個村子周邊近百裡都沒有另一個村子。就依這個小村而言,這裡人口突然聚集了上千戶,這裡就一定要設縣。”
柳木介面說道:“那麼,華亭就升為州。”
“對。”
“這行,沒有點問題。只是這個人口,只算大唐人,還是連外來者也算。”
“常住,就是必須是長期住房,有家有屋。”
柳木點點頭:“明瞭。”
柳木又說道:“第一任華亭縣令,我推薦竇世寬。”
“可以。”這點小事,一個下縣的八品縣令在這些頂級大員眼中,根本就不是個事。所以連問都沒有多問一句,就答應了下來。
崔君肅這時說道:“這要有一份契約。華亭這裡總有一個規劃,以五年為例。若是每年作到了則罷,超過就減免你管的慈溪四縣的稅,超的更多戶部從華亭抽錢獎勵你。若作不到,相應的你要被罰,就罰錢幣。”
“這不公平。”
“我們討論過,北四縣暫時依然按你的規劃來,特別是華原縣,升為州,擴大三倍之地。而且我們把華原還給你,你把三原的一切都交出來,收歸國有。”
“這個……”
柳木心動了,這個誘惑太大了,大到自己無法拒絕。
崔君肅這時嘆了一口氣:“這個華原的每個戶部可是要收不少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