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回答道:“李夫人教了我一招,我既然無法與淵蓋蘇文鬥智,那麼我就是愚笨到低,認準了的事情無論他怎麼說我也不會改變,拿不準的絕對不點頭,實在不行回來商量之後再說,再退一步就不見面,憑書信來往,手下的參謀不少,集眾人之力不怕鬥不過他。”
“對,再不行就去求援。”秦瓊指了指自己,又說道:“找我,找李夫人。再不行就派人往長安送信。”
“是。”
秦瓊又說道:“崔一言給你水晶,就是讓木幫著拿一個主意。估計産量與成色都非常的驚人。我的意見是,派人挑些成色極好的水晶往長安送,送到皇後那裡。或是讓二孃轉交到皇後手上,這事你別粘。”
秦瓊的交待劉仁軌都會認真的聽。
水晶,又是上上等紫水晶,劉仁軌私下留幾塊不是問題,但數量過大的話柳木都撐不住場面。
秦瓊親自去看過所有的禮物後,給張初塵的信,還有給長安的信都是秦瓊代寫的。
論身份,論經驗,秦瓊都高過劉仁軌。
劉仁軌在秦瓊面前也甘願追隨其後。
這個時候,柳木在陪著大唐太上皇李淵走過幾個小島之後便分開,柳木這會人在受州。
原本是要到洞海補給的,此時的洞海那邊正在準備開戰,所以柳木選擇遠離洞海。
這是柳木遠行的最後一處在大唐控制下的補給港,光是出發前修整船隻,補修帆等工作,就需要至少五天時間,而且還需要準備大量的罐頭。
特別是水果罐頭。
馮盎設宴,在前線準備開戰的候君集,還有訓練兵馬,整備軍用物資,準備去進攻六詔的蘇定方都來到了受州。
受州在後世的現代叫清化。
這裡自漢代開始就是中國的領土,大唐計程車兵已經將這裡的好好的整修過,無論是禮儀,還是規矩,都代表著大唐的威儀。
酒過三巡,馮盎對柳木說道:“你應該再多等十天再出發。”
柳木笑問:“多等十天,能等到什麼好事?”
“還記得下龍灣你教出的那一批珠女嗎?”
“記得。”柳木雖然記得,但也不明白馮盎說的是什麼。
馮盎示意隨從還有侍女們退離。
之後馮盎才說道:“用你的法子,她們整出了這個。”馮盎從袖子裡摸出一物扔給了柳木。
柳木接過一看之後放在了桌上。
然後又拿回手上掂了掂,珍珠個頭夠大,差不多直徑一點五厘米了。可憑手是掂不出那種極細微的差別的。
最後柳木用紙捲了一個筒,走到窗前將珍珠放在紙筒內對著太陽看了看。
“上等真珍珠。”
馮盎大笑:“怎麼樣,值不值得帶上幾箱去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