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不知道的是,到了後世的民國,單産的工藝品就叫琺琅,而量産的工業品就叫搪瓷,事實上就是一種東西,只不過一個精美製作,一個是簡單量産。
這工藝根據前隋的工匠們講,是來自大食工匠的。事實上柳木也搞不清這個源自那裡,真實的歷史是來自古埃及。
第二個工坊就很厲害了。
技術來自昆侖奴,憑此技術再加上柳木提及自己知道的知識,新的産品出現。正是柳木在外吹噓的點泥成石術,羅馬水泥的改進款,非常適合華原縣生産,一切原料華原縣都有。
第三個工坊,就是柳木心中的一份懷念。
鐵器坊,只生産一樣的東西,柳木內心對此物不僅僅是懷念,甚至有一種崇敬感。
工兵鏟!
這是每個當過兵的人都終身不忘的一樣,神器。
蘇定方抱拳施禮後告退,無論柳木讓華原生産什麼他都無所謂,那怕他不認識,也無所謂,他相信柳木絕對不會浪費任何一個工坊的生産力。
緊接著,一批又一批來自長安周邊的僧、道被押送過來。
依然是老規矩,殺威、洗澡、更衣、挑人、送到各處去幹活。
柳木要的路終於開始修了,七萬人在工地上分佈各處,長達一百八十裡的路,柳木要修成四丈寬,三合土打底,上面鋪設碎石子的馬車專用高速道路。
至於說水泥路,柳木連想都沒想過。
華原的水泥産量就算是達到預期的産量,也僅僅勉強夠蓋殖業坊三分之一的房子,用來修路的話差的太遠了。
在三原忙了足足十天,柳木回涇陽莊子。
這些天抱琴一直跟著柳木,許多地方不懂但她也沒問過。
回到涇陽莊子之後,身為在綠林當中有著不低排名與名望的一流殺抱琴,象一個百靈鳥一樣在獨孤蘭若面前喳喳個不停,無論是看得懂的,還是看不懂的,都要給獨孤蘭若講一遍。
柳木一頭汗,他趕緊在一旁說道:“想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五胡……”
獨孤蘭若指了指自己:“史官記載,晉末四胡之亂。”
“胡扯,明明就是以五胡為代表,鮮卑絕對算一個,雖然鮮卑相對溫和些,也主動融入漢文化,但五胡就是五胡。”柳木跳了起來。
“四胡……”獨孤蘭若絕對不承認這五胡之說。
要知道長孫氏,獨孤氏都是鮮卑後裔。
長孫氏是鮮卑王族拓拔分支,絕對的鮮卑後裔。獨孤氏則是漢光武帝劉秀後人流落鮮卑,單獨成為一支,而且在鮮卑族內有著不低的地位,也是鮮卑族一員。
眼看兩人要吵起來了,抱琴趕緊擋在兩人之前。
卻誰想柳木一臉媚笑的靠近獨孤蘭若:“夫人,要不你哄我一下,這事就算過去了。”
“為什麼不是你哄我!”獨孤蘭若臉上立即就有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