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文字?”
“古羅馬,我們大唐稱其為大秦。眼下的羅馬是東羅馬帝國,又叫拜佔廷王朝。斯巴達克斯是人名,他是一個奴隸……
柳木不愧是寫手出身,這個故事講的李世民全神貫注的聽著。
一直次日天光大亮,柳木還沒有講完這個故事,如果不是有侍從催著李世民到了上朝的時間,李世民一定會聽完的。
出門前李世民問柳木:“小木,這個西羅馬是怎麼滅亡的?”
“大漢朝打殘了匈奴人,匈奴人逃呀逃的就逃了過去,然後打的那邊死去活來,打著打著西羅馬就滅亡了。”
李世民張大嘴巴一副不敢相信的神情:“編故事還是當真?”
“剛才的故事也是真事,這個更是真事。”
“好,二哥會仔細想想的。”李世民確實在思考了,奴隸的存在是否還有意義,他更清楚立即說廢除也不可能。
柳木倒是有點怕,柳木最怕的是在一千多年後的辮子朝,佛教盛行,百姓確實成了愚民。面對列強的攻擊,亡國之殤!
血性,大唐是一個最有血性的時代,這種血性與骨氣絕對不能被壓制。
再往後看,無論是宋、明,都是抑武揚文。
只有漢唐,縱然是文官也是熱血的。
李世民在上朝的路上遇到了聞月閣的人,來人將一隻包袱與一隻木盒交給了李世民:“殿下,一份是我大唐在洛陽周邊的行軍布陣圖,是武德四年的,其中有屈突老將軍的表章,他認為禿驢們收藏這圖其心可誅。”
“恩!”李世民認可這說法,這罪名很重。
“殿下,盒內是一把金刀,有認識此物的人說這是當年王世充為自己所制。眼下在寶藏之中找到,屬下不敢多言請殿下作主。”聞月閣的人很有分寸,知道什麼應該講,什麼不應該講。
特別是面對這位註定成為大唐下一任皇帝的人。
他們要表現的就是才能、忠心以及嚴謹的作事風格,這也是柳木在規矩之中暗示過的。
“金刀!”李世民嘴上重複著,而後對送東西的人說道:“你們都辛苦了,可有傷亡。若有傷亡者加倍撫恤,有功著報上名單來,此次當重重封賞。”
“謝殿下,屬下告退。”報信的人長身一禮後退下。
有沒有傷亡他並沒有彙報,敢來到聞月閣的人都是提著腦袋求前程的人,敢來就作好了死亡的準備。
至於說受傷,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是小意思,沒必要提及。
李世民很滿意這些投靠過來遊俠兒的作事風格與態度,他相信這是柳木的功勞。將包袱與木盒交給其他人,李世民催馬往太極宮而去。
至於說剿滅少林寺的過程,李世民沒興趣去聽。
眼下知道已經順利剿滅就已經足夠。
太極殿上,李世民在李淵入殿之後立即走到正中的位置。
“二郎可是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