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一臉嚴肅的看著柳木。
看來柳木能靠八百丁連勝突厥三次,不是沒有理由的。
這時柳木又說道:
“這還不夠,華原那邊還在研究行軍夥食專用的馬車。靠士兵自己作飯,遠沒有一營人馬有專門的夥頭軍效率高,而且士兵吃的差身子弱,這砍人全憑力氣。”
“講的好,這杜老兒兵部尚書的官應該讓給你。”程咬金說這話的時候嚴肅無比,張士貴相信程咬金絕對不是在開玩笑,說不定還真的能遞一個表上去。
事實上,程咬金真的有這個打算。
柳木在穿越前,就不是前線的正規軍,而是屬於後勤部隊的。
柳木相信,後勤決定戰爭。
而火炮只能是戰爭的助力,一個完善的、精良的、高效的後勤體系,才可以讓大唐的軍隊徵戰四方。
這些人手讓柳木的錢多是花在後勤的研究上,若是花在火炮上,至少小將軍炮已經可以量産了。
當晚,程咬金真的給李世民上了一份表,連夜派自己的親兵往長安送去。
張士貴這裡還在試驗柳木的單兵軍糧之時,李世民已經於次日午時接到了程咬金的上表,其中第一句就是為柳木表功,然後才講述了柳木在後勤上的獨到之處。
李世民看過程咬金的上表之後,將這份表給了房、杜、蕭三人。
“加爵沒問題,理由也合適。可以放在徵高昌之戰後。”蕭瑀早就認為柳木可以進國公爵,沒進也算是對柳木的不公平。
李世民沒回答,而是拿出一份自己封在盒中的秘件。
“這是柳木第一次帶八百丁出戰之時的記錄,八百人參戰,卻需要二千六百人的輔兵,馬匹、騾馬總共用了六千多匹,馬車一千四百架。”
這份記錄可以說頭一次公佈在大唐朝臣手中。
李世民又說道:“太上皇反對徵突厥事實上是聽了柳木的話,以十萬大軍計,就算讓馬光吃草,每天就能吃光幾十萬畝草場,然後次日就要換地方。重甲騎的馬是糧的,算糧草每天一匹馬相當於六個人吃的糧食。”
杜如晦作為兵部尚書,看過柳木這份記錄之後,就在李世民的書房找到一把算盤開始計算。
看杜如晦在計算,李世民又拿出一份密件。
“這是柳木拿下朔方西城之時後勤資料。”
杜如晦依然在計算著。
大約一刻鐘後,杜如晦說道:“後勤物資的數量更大,但運輸能力似乎提升了不少,那隻能是改善了運輸的手段。”
“你少看了一條。”李世民提醒到。
房玄齡與蕭瑀也一想過來看那些資料,又過了一刻鐘後,房玄齡才說道:“依大唐軍中記錄,大軍行進每日五十裡為標準,六十裡為良,七十裡有優,百裡則是超常規急行軍。輜重軍三十裡為標準行軍。”
“而柳木卻不同,他的輜重隊日行七十裡,主力日行近百裡。突襲突厥牙帳的時候,純騎兵日行一百六十裡。這速度很……嚇人。”
房玄齡用了嚇人一詞。
“小木縱然不會打仗,跑也跑死尋常的將軍了。”李世民給了一個總結。
這話沒錯,高出近百分之五十的極限行軍速度,可以搶先佔據有利地形,搶先攻擊敵薄弱環節。除非是純防禦作戰,在任何的運動作戰的狀態下,柳木有蘇定方這樣的名將幫助,再加上高出五成的行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