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柳木又打算搞兩個小市集的話,朝臣們似乎並不意外。
看大半朝臣的反應,柳木甚至感覺他們甚至已經有過商量。
果真,姚思廉上前一步:“聖人,臣以為需要立個規矩。不知柳駙馬可有何建議?”
柳木恨不得全面開放,連坊牆都推倒,然後再取消宵禁。但這些都是不可能的,縱然想作,也要一步一步的來,大唐這些守舊老臣們的想法也不能不顧及。
所以柳木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發牌照。須戶部、禮部、刑部派人查驗過的地方才有資格領這個牌照。以梧桐坊論,完全建成之後的梧桐坊會一分為二,一半是市集,一半為貨物展示與休閑區。”
李淵輕輕一揮手,示意柳木等一下,然後有小太監擺著小幾坐在角落準備開始記錄。
柳木重複了剛才的話之後,再次開口:“展示區與休閑區,依然是老規矩不見錢。要買什麼讓婢女或者吩咐休閑區的侍從去市集買。拍賣的珍品例外,結算放在錢莊。”
“東市也依此條例,兒臣想改商稅。”柳木上表。
李淵只簡單了翻看了一遍後吩咐遞給戶部,戶部尚書為首,四五位戶部的官員一起看那份表。
有人讀了出來,柳木的表寫的不合標準格式,但卻簡單易懂。
總結下來就那麼幾條。
大唐以往田丁是綁在一起的,但只作工不種田的人,那麼他們的丁、賦、役等,全部可以摺合成錢幣。
其中有保底,長安最基本的生活費以人頭算,戶部也過調查大約是四百文左右。
柳木這裡定下的標準是,月收低於一貫錢免稅,超過一貫後採用遞增式稅率。這個稅就等於丁、賦、役的全稅。
“一貫太多,六百文。”崔君肅作為戶部左丞立即就免稅作了表態。
緊接著就是第二條重大改變。
大唐現在的商稅是三十稅一至二十稅一。聽著不多,只有百分之三點三至五。但卻是過一次手就收一次稅,比如木料商人轉手收一份,木器工坊到店商再收一份。而店商還會有量商與小商,又會多一筆。
再加上運輸之中的關卡費,店鋪的走水、衛生等等,一把梳子差不多要收到三成的稅。
所以,商人們更喜歡自己從頭到尾,從原料到最終銷售一家店來作,這樣的話稅能壓到百分之七左右。
“增額十稅一,這是怕為了鼓勵小工坊。但柳駙馬,你就不怕逃稅嗎?”
“小坊不敢逃,大坊逃不起。朝堂之上發下牌照,這牌照的擁有者有義務備查稅務,某商家逃了稅就不允許進入梧桐坊,也不允許在涇河碼頭,他的貨更不允許出關。不知道誰還逃得起,除非是……”
柳木沒說下去,這話再說就得罪了。
那逃稅的就是門閥庇護下的商號。
“議一議,下月前拿下草案出來。朕看可以試試,打擊賤商哄抬物價,十稅一是否太少。也議一議。”
李淵也聽出來了,若是一把梳子的成本只有十文錢,那賣了十一文,這才交一分鋼的稅,但若是賣了二十文,就要叫一文的稅。
李淵認為,十稅一太少,商人們可以掙錢,但利太大就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