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木問,突厥為何不會從兩條路同時南下,這麼問並不是因為他知道歷史,也並不是他懂軍事,在他看來,既然是來搶劫,分兵兩路讓大唐兩邊都不好過,搶了就跑,也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一指柳木:“說的好,那麼本王問你,突厥走靈州有什麼好處?”
“直奔長安。”柳木只是隨口來了這麼一句。
李世民再問:“你為何會這樣講,難道不知長安有重兵。”
“卷宗之中我看到有一份,寫了件很讓人不痛快的話。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敢說,換個地方,換些人,我可不敢講,也不承認自己有看到過。”
“講來。”李世民很嚴肅的追問。
“有人上書,似乎想把都城換到洛陽去。理由就是,長安距離北邊太近,一但突厥沖關進來,那麼距離長安就是幾天的路程,不安全。”
李世民之前也聽到有這個風聲,卻同樣沒有聲張,只和房、杜二人私下討論過。
這會柳木又提及,李世民大笑:“無稽之談,不過木你怎麼看?”
“我年少沒見識,連鬍子都沒有長呢,這樣的大事我沒想法,我這幾天想的只有一件事。”
滑頭。
這次不僅僅是李世民,就是秦瓊都看得出來,柳木對這件事情肯定有看法。
不說,就代表著說出來的話很危險,甚至是犯了禁忌。
李世民哈哈一笑:“那說說,這些天想的是什麼事?”
“我大姐夫,勳為上柱國,爵為翼國公,官至大將軍,可以說已經封無可封,升無可升。我感覺著,這不是什麼好事。這又要上戰場了,一個不小心再砍死頡利幾員大將,把這麼大的功勞扛在身上,回長安會不會有麻煩。”
秦瓊沒想過這些,他只知道,士為知己者死。
他受大唐皇帝李淵厚恩,受李世民信任,所以沖鋒在前,大小二百餘戰,斬殺了不知道多少敵軍將軍。
打仗,他是盡本份。
聽到柳木這一說,秦瓊臉色微變:“小木,不要亂說話。”
“不,他講的在理。”
“啊,我怎麼不知道我講了什麼有理的話,就是心中不甘,我大姐夫血戰殺場,回來沒什麼可以再賞的,可惜,可惜。要有再賞點,換成饃饃……”柳木說到這裡,李世民直接就把自己手中的酒杯砸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