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長安的聞月閣。
涇陽碼頭聽聞金牙說書郎的徒弟在講,而且還有聞月閣新收的戲伎、樂者的學徒在登臺,所以平民們更喜歡涇河碼頭。
柳木製止了吵鬧的人群:“但,本公子有一個條件,要換整個坊所有人家都要換。若是少一家,這事就作罷。”
“再補一條,若是新年前這裡所有的人家都白紙黑字和本公子簽約了,每家送白疊布二十尺,外加香腸一斤,還有鮮藕與韭黃,以及上等的五花肉。”
坊官是這裡的正式官員,但這事情他卻作不了任何的主,他的存在就是一個鑒證人。
這裡有身份的人開始召集全坊所有的人家派人過來,他們要討論一下柳木說的這個事情,大唐眼下不允許土地的買賣,但允許置換。
柳木在涇陽縣有開荒的新田,涇陽縣與三原、華原三縣,基本上除了大唐皇帝,連六部都不想管,這三縣的收入用於供奉皇宮與養活禁軍四衛。
以三縣原有的收入,這筆巨大的支出連零頭都不夠。
彭海一直沒上前,就在遠處坐著等柳木。
到傍晚的時候,坊內那按了所有人家手印的置換認可文書遞到了柳木手中。
“馬周,到你了。每家都要有一份契約,然後這裡搬家的時間,定在明年涇陽的新村建好,但這裡的地契一定要在新年前從京兆府拿到手,然後派人送來我許諾的那些。他們願意出力建村,發工錢。”
“郎君,這事不麻煩。但您要這破破爛爛的一個殖業坊幹什麼,要真的為種菜,咱們涇陽與三原都有合適的地方。”
“我,不告訴你。”柳木又是這語氣,馬周絲毫也不急,卻是笑了笑:“現在不告訴也無妨,我還就不相信郎君您作事的時候不需要人手。”
“過了年再說,新年的時候,我要請示一下聖人。”柳木給了馬週一個交待。
馬周招呼著書吏們開始將油印好雕版契約拿出來,無論這裡的住戶是否認識字,都會有書吏給一條條的解釋契約的內容以及意思。
柳木這才向著彭海走去:“還以為您老已經離開。”
“聖旨,讓雜家盯著你,不讓你去宗正那裡鬧事。所以,你在那裡雜家就在那裡,絕對不會走遠。倒是你要這破破爛爛,名貴花木已經移到宮裡的殖業坊幹什麼,這裡眼下,除了幾個不起眼的菜園,幾個羊舍,就只有……地皮了。”
彭海把地皮二字咬的極重。
在他看來,這裡值當柳木在意的,就只有地皮。
柳木正打算說自己的想法,彭海又說道:“你若是想在長安城有個府,先不說聖人那裡,你須上報門下省,報宗正,報吏部,報工部,報戶部、報禮部。而後才由聖人查閱,準許你在長安建宅。”
柳木真正的用意,絕對不是給自己建一個宅子。
聽了彭海的話,柳木來了興趣:“門下省要報我懂,報宗正那裡我也懂,但與工部、禮部有什麼關系。”
“依爵定宅,禮部要核準,工部要核圖,戶部要核籍,吏部要備案你是否需要上朝,若需要那麼會通知坊官,你可以提前開坊門。”彭海懂這些,給柳木三言兩語就解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