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雜志的封面沒什麼變化,還是那個從創刊之日起,就沒有變過的古人畫像。
至於這個古人是誰,有說華佗、有說張仲景,也有說李時珍……但究竟是誰,一直沒有定論,就連《中華醫學》編輯部的人也拿不準。
翻開封面是目錄。
往日《中華醫學》雜志的目錄,少說也得有兩三頁,記錄著文章名、作者名以及頁數。但今天,目錄僅僅只有一頁!更為準確的說法,是隻有區區幾行。
第一行寫的是:“序言——兩份驚世駭俗的試卷。作者:嚴世雲。”
看到這裡,不少點開網頁的人,就開始困惑和納悶了。
“序言?雜志什麼時候還興作序了?”
“驚世駭俗的試卷?”
“這不是《中華醫學》雜志嗎?怎麼還刊登起試卷來了?我該不會是看到了假雜志吧?是不是某個擅自的複習參考資料,在冒充《中華醫學》雜志啊?”
“冒充你妹,沒看到作者的名字嗎?那可是嚴世雲!《中華醫學》的總編!他居然親自寫序,嘖嘖,這是多少年沒有過的事情了!”
人們的好奇心一下子起來了,趕緊繼續往後看,然後就看到了第二行和第三行的內容。
它們分別寫著:“中醫基礎理論試卷,作者:趙元;醫古文試卷,作者:趙元。”
“這……這是什麼情況?趙元的中醫基礎理論試卷和醫古文試卷,竟然登上了《中華醫學》雜志?”
“我是眼花了嗎?還是産生幻覺了?《中華醫學》雜志,不是國內最頂尖的中醫學雜志嗎?不是出了名的難上嗎?為什麼趙元的兩篇試卷,能登上《中華醫學》雜志?這次的考試又不難,就算他答的再好,也不夠資格上《中華醫學》雜志吧?”
“你們的關注點是不是錯了?這重點,不應該是兩個文章名嗎?就算趙元把試卷答的天花亂墜,也頂多是論述題部分有資格被選上雜志吧?可為什麼目錄上的文章名,直接是兩份試卷的名字,而不是論述陰陽、論述五行之類的標題?”
“難不成這期的《中華醫學》雜志,真的是把趙元兩份試卷的內容,全都給刊登了出來?”
“不可能吧?這次試卷前面的選擇題、填空題,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課本上一翻就能看到。《中華醫學》雜志要真把趙元的試卷從頭到尾刊登出來,不被噴死才怪!”
人們心中的不解越來越濃。
兩篇趙元的試卷過後,則是其他人的文章,但仔細一瞧,這些文章,竟是都跟趙元的兩份試卷有關。
“研讀趙元中醫基礎理論試卷有感。作者:黎和平。”
“對趙元醫古文試卷中新斷句、翻譯的研究。作者:喬智學。”
“從趙元的兩份試卷中,我們能夠收獲些什麼?作者:肖先林。”
……
幾乎每一篇文章,不是在研讀、分析趙元的兩份試卷,就是在教人們該如何來看這兩份試卷、如何來學習這兩份試卷。而且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國內赫赫有名的中醫學專家,哪怕在國際醫學界裡,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
一群中醫學的專家、教授,竟是以學習的態度,在研究趙元的中醫基礎理論試卷和醫古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