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只是政事堂會議,包括六部,樞密院,參謀部,還有禦史臺,所有大宋重臣,一個不落,全都來了。
光是看大家出現的順序,就很有意思。
首先第一個到的是司馬光,顯然,作為學生之一,老師成為事實上的首相,他無論如何,都要拿出學生的姿態。
緊隨司馬光的,居然是狄青!
這位老帥哥止不住的笑容,他很滿意,甚至喜出望外。
不管到什麼時候,王寧安都是將門出身,而且多在邊疆領兵,立下赫赫戰功,是地地道道的武人!
讓這幫大頭巾瞧不起武夫,這回知道厲害了吧!
武人一樣能出將入相,出了這麼大的簍子,必須武人來收拾吧!
二郎,好樣的,給天下的武夫爭了一口氣!
狄青興奮的模樣,居然比他成為樞密使還要欣喜三分。
這兩位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緊隨其後,禦史中丞張方平,樞密使孫固,吏部尚書呂公著,還有幾位尚書先後趕來,在他們之後,令人驚訝的是居然是賈昌朝和宋庠!
這兩位是地地道道的老資格,而且聖旨上明白說了,他們位列宰相之上,結果卻早早趕來,這是什麼意思啊?
見大家夥驚訝,賈昌朝心中暗暗冷笑。
老夫向來是要裡子不要面子!
平章軍國重事,聽著好聽,可什麼是重事?誰給界定、萬一兩國開戰才算重事,那豈不是說別的事情都摻和不了了!
到了他這個歲數啊,算是活明白了,該裝孫子就要裝孫子,把面子給王寧安,以後有什麼好事,他還能多撈一點,不然啊,就真的成了擺設了。
宋庠相比賈昌朝,也是不遑多讓。
倒是在他們之後,來的是龐籍和韓絳。
這裡面最尷尬的就是這兩位,韓絳之前因為金元改革,太子婚事,和王寧安鬧得很不愉快,雖然沒有真正撕破臉皮,但是從前的友誼蕩然無存,偏偏這時候王寧安又爬到了他的頭上,得罪了頂頭上司,這個滋味可不好受。
韓絳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拉著龐籍,指著老前輩的智慧,或許能逢兇化吉。
他們倆的到來,引來了賈昌朝意味深長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