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龍珂被幹掉了,連同他的心腹三千多人,一起成了刀下鬼,可他的部眾還有幾萬人,整個狄道,各族雜居,情況複雜。俞龍珂一死,群龍無首。
流言滿天飛,各種說法都有,許多人趁機自立,甚至有人幹脆關起門,自己當皇帝,好不熱鬧。
“伯父,這時候怎麼不直接拿下狄道?”木徵向野利遇乞建議道。
老狐貍只是淡淡道:“不是你的,搶不來的。睜開眼睛,好好看著吧,接下來的東西夠你學一輩子的……學好了,咱們才能去更遠的地方!”
野利遇乞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西域。
一場不算激烈的戰鬥,喚起了老狐貍骨髓深處的戰鬥基因和全部野心。
他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和大宋對抗,但是野利遇乞絕對不甘於人下,他偷偷招收人馬,充作民夫跟役,然後又派人越過洮水,窺視河西之地,野利遇乞知道,下一場戰鬥已經不遠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野利氏重新崛起,而俞龍珂的蕃部卻群龍無首,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一切都混亂無比。
就在這時候,俞龍珂的結拜兄弟,大宋的新科進士王韶帶著一隊人馬,找到了戰場,從死人堆裡找出了俞龍珂的屍體。
王韶一身白衣,頭戴麻冠,放聲痛哭。
哭得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絕對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一天之間,王韶哭昏了三次。
好不容易爬起來,王韶立刻給朝廷修書,要求追封俞龍珂。
在奏疏當中,王韶還把俞龍珂的作亂降為鬧餉,罪名低了無數倍,又替俞龍珂爭取死後的哀榮,風光下葬。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原來奉命去皇家武學的俞龍珂三子俞志才匆匆趕回來。
又趴在父親的墳前大哭,對王韶感恩戴德,口稱叔父,嚷嚷著要替父親報仇。
王韶含淚,把俞志才攙扶起來。
“你爹是一方豪傑,我十分仰慕,他能歸降大宋,順天應人,實在是一時俊傑,只是誰能想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一時不察,竟然遭了奸人毒手,真是可惡至極!”
在過去的日子裡,王寧安已經讓人散佈訊息,將俞龍珂的死定為火拼。
朝廷看重俞龍珂,給予他厚賜,卻沒有給木徵,木徵惱羞成怒,就派人過來,偷襲俞龍珂,把他給害死了。
野利遇乞之前雖然殺了真正的木徵,但是他還打著木徵的旗號,以青唐的繼承者自居。俞龍珂部是臣服青唐的。
按理說木徵的地位遠在俞龍珂之上,因此他們發生火拼爭奪,也是情理之中。
尤其是木徵那邊,沒有什麼動靜,更是坐實了這個說法。
當然,俞龍珂所部也有不少人不相信,俞龍珂和木徵無冤無仇,反而是大宋,他們剛剛囚禁了大宋的臣子,又威逼大宋給了30萬貫,難保大宋不會出兵滅了俞龍珂!
其實相比上一種說法,這第二種在俞龍珂部下中間更有市場。還有人想打著替俞龍珂複仇的旗號,收集舊部,重新起兵造反。
奈何大家還沒有拿定主意,畢竟俞龍珂死得太快了,大宋有多大的本事,他們不清楚,更不敢貿然造反,生怕變成俞龍珂第二。
就在混亂之中,俞志才回來了,他打著繼承父親基業的旗號,迅速收攏舊部,而且還拿出了20萬貫,去收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