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幹年後,人們評價文彥博的時候,都會將這一次的秀才科和嘉佑二年的龍虎榜相提並論,甚至有人認為,正是秀才科的英才,提供了強悍的行政官僚,才保證了大宋的變法順利推行,而且文相公也一躍成為最偉大的教育家!
只是唯有老文知道,他此刻多想罵人!
擴大招生數目,增加錄取比例,廣攬賢才……聽起來不錯,可是有人多吃,就有人少吃,顯然,世家子弟以後的日子會更加艱難,再也別想輕輕鬆鬆拿到功名,真想混官場,也必須從底層努力,一級一級往上爬,拿出真本事,才能得到重用。
包括他的兒子,孫子在內,都是如此!
老文能不想罵人嗎?
可罵人又能如何,王寧安鐵了心了,他配合,還能撈一個主考,如果不配合,以王寧安的心黑,他保證會把自己和東南的那幫倒黴蛋牽連到一起,想要脫身就難了。
不過……你王寧安也別覺得自己聰明,老夫就沒法和你掰手腕。
東南的事情不可挽回,但是老夫還有一招,足以徹底翻盤!
而且正好你小子推動地方改革,增設巡撫,這可是天賜良機,你小子等著瞧吧,老夫一定給你個畢生難忘的教訓!
文彥博徹底不看好東南,他已經沒心思拉那些世家一把了。
既然註定要完蛋,那就讓老夫趁機多撈一點資本吧!也省得都讓王寧安端走了。
有了這個判斷,文彥博就拿出了十倍的精氣神,全力操持。
不得不說,國人對於考試當官的熱情,那是從古至今,一點不變……別管多亂的世道,只要開科取士,就總會吸引文人不顧一切撲上來。
這不,當秀才科的訊息貼出去,東南就沸騰了。
江寧、潤州、蘇州、常州、秀州,全都是很重視教育的地區,江南多才子,讀書識字,比例相當高。
當看到了秀才科的訊息,許多人都怦然心動,尤其是看到錄取的人數,更是讓他們幸福到眩暈!
一萬人啊,一萬人!
當真是開天闢地,多大的恩典啊!
年輕的書生如醉如痴,立刻收拾行囊,直奔各個府衙,準備參加考試……幾乎一瞬間,江南的紛亂,都被秀才科的好訊息取代了,人們沉浸在幸福的海洋裡。
“眼窩子淺,沒有出息!”
鄭俠狠狠啐了一口,充滿了鄙夷。
不就是一個秀才科嗎?
考出來也不過是吏員,算得了什麼,科舉才是王道!十年寒窗,考狀元,中翰林,十年二十年,就能宰執天下,比起什麼秀才科,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