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繼閔統帥2000折家軍,聯合代州的3000守軍,越過宋遼邊境,突襲應州,隨後跨過桑幹河,直撲遼國西京,也就是原本的大同府!
至此,整個戰局已經不僅僅侷限在河東路,整個宋遼的千裡邊境線,全都點燃了烽火。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亂鬥!
大宋的將士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主動,包括一直在西北住持大局的龐籍龐相公,他也沒有閑著。除了給折繼閔提供充足後援之後,又積極備戰,防止西夏趁機佔便宜。
另外他派遣心腹手下幷州推官司馬光,出使西夏,許諾解除制裁,和西夏直接通商,雙方永結盟好。
龐籍的舉動至少暫時穩住了西夏方面,給河北的戰場爭取了時間。
相比瘋狂突襲的折家軍,王良璟的動作要快得多。
為了這一天,他已經準備了八年!
按照狄青的分兵計劃,他從水路趕到了榆樹鎮,這裡依山傍海,得天獨厚。假如遼國在此處築城,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只是遼兵沒這麼幹,這裡只是個小鎮子而已。
當他們的船隊出現,鎮子裡的商民百姓嚇得望風而逃。有些跑不了的就跪地請降,王良璟沒有下殺手,只是把他們俘虜起來,交給船隊的水手看管,作為宋兵的僕從,搬運軍需物資。
王良璟在榆樹鎮修整了一天半,令人驚訝的是遼國居然沒有動靜。
其實這也不奇怪,自從興城被渤海國屠殺之後,遼國在沿海一帶保留的人馬本來就不多,加上內亂大戰,燕雲重地已經成了一鍋粥,甚至有人還當王良璟他們是耶律洪基的人馬,簞食壺漿,跑來獻媚呢!
一天半的時間,大軍恢複了狀態,如果再多休息一天,或許會更好,可是王良璟等不了,他立刻下令,3000重騎,5000輕騎立刻整裝,快速向西進發。
他們的第一站就到了營州,令王良璟感到驚訝的是這裡居然有一支重元的人馬。
負責守衛營州的是陳秀,他是陳六的兒子,這小子只有兩千多人,早就戰戰兢兢,以為必死。
誰知道來的居然是大宋的人馬,他喜出望外,就差給王良璟跪下叫爹了。
經過詢問,原來蕭律率領著人馬攻破了喜峰口,沒有向西去策應耶律洪基,反而向南,攻擊灤州。
就在一天之前,他打破了灤州,殺光了那裡的重元部下,而後又向南進發。
王良璟聽完,立刻找出了地圖,他略微看了看,就猜出了蕭律的打算,這位是準備從灤州南下,直接過黃河,去攻擊滄州!
顯然,遼國方面知道大宋發兵,所有就來了圍魏救趙的這一手。
假如蕭律的四萬騎兵越過黃河,大肆襲擾,不論是滄州,還是平縣,都會受到重創。
真是夠狠的!
王良璟二話不說,立刻下令追擊蕭律。
說來也湊巧,正在蕭律南下的時候,遭到了暴風雪的襲擊,不得不停了下來。
一場暴雪之後,地上留下了一尺厚的積雪。
蕭律的心情很不錯,一步雪就是一錠金!
這麼大的雪過後,黃河必定如履平地,輕松越過!
要說起來,他的運氣真不錯,大哥蕭惠死了,他成了蕭氏的族長,女兒嫁給了耶律洪基,他又變成了國丈,然後呢,接連打勝仗,滅了重元,他就是燕趙國王!
這些年耶律重元靠著和大宋通商,賺了多少錢,遼國的貴胄哪個不眼紅?
非要造反,簡直是死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