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狡黠一笑,蹦蹦跳跳出了去,也不留下看熱鬧,他不過稍稍捉弄一下眾人而已。
王廷輔見湯顯祖過來,趕緊說道:“我只是喜歡聽戲……”
“我也喜歡聽戲。”他還沒說完,湯顯祖就打斷了,然後看向趙鳳翔。
趙鳳翔皺眉說道:“我從沒登過臺。”
“誰說戲曲家一定要登臺表演?美食家就一定要會做菜嗎?”湯顯祖滿不在乎道,再看向崔元裕。
“我……我爹才是戲迷……”崔元裕還沒回過神,在湯顯祖迫人的目光下,結結巴巴的說道。
“這就對了,你是家學。”湯顯祖很是肯定的說道。
在湯顯祖的一番說辭下,王、趙、崔三人都差點信以為真,真以為自己就是戲曲大家。
“你們是否認可二程所言‘人心私慾,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滅私慾,則天理明矣?”湯顯祖問道。
三人趕緊搖頭,若認可,他們也做不出棄儒從醫之舉來了。這句話,後他們百年的朱熹,給概括為六字――存天理,滅人慾!
湯顯祖興奮道:“我也認為,人心不是私慾,道心也不是天理。人心不必聽命於道心,自然也就無需靠滅人慾,來存天理了。”
三人趕緊點頭,只要不討論戲曲理論,他們就能聽得懂。他們可沒有白寒窗苦讀十餘年。
“對嘛!我以為道心之人,必具智骨,具智骨者,必有深情。”
湯顯祖說到這,思緒如泉湧,激動的說道:“夫以欲聞道而傷其平生,此予所謂有深情,又非世人所能得者也。對,正是這非常人所有的品德與深情,才是具有道心的表現。”
三人有些糊塗了,不是說存天理滅人慾嗎?怎麼又說到道心和深情來了?
“世之假人,常為真人苦。真人得意,假人影響而附之,以相得意。真人失意,假人影響而伺之,以自得意。你們以為然否?”
湯顯祖說到這,又問起三人來。三人趕緊點頭,這話聽明白了,只是不知怎麼說到這的,思維沒有跟上。
三人都感覺,他們就是這“假人”,為他這“真人”苦。只因為弄不懂他這“真人”為何得意與失意,而苦惱!
湯顯祖不知道積累了多少感悟,要跟人分享,這時恨不得一股腦全都說出來。
湯顯祖說道:“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諸君以為然否?”
三人趕緊點頭。
湯顯祖再說:“人生而有情,思歡怒愁,感於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