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沂蒙天氣預報一週7天> 第二十八章 秀女之爭結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秀女之爭結束 (1 / 2)

京城皇宮內,乾清宮外殿。

剛過完了年不足一個月,天還是很冷。

外殿內陳保定的一翻話,不只讓田衡氣得脖子都粗了。也讓坐在下首位置上的王太后,氣到恨不能一巴掌把這個陳保定拍出紫禁城去。

禮部一直以來就是六部中最弱的一部,之前的王太后從沒想過要拿下這個部門,可不想一個不理,卻把事情弄成了這樣一相局面。

把自己的人安排進後宮,掌控整個後宮,繼而掌握皇上,達到最終掌握整個朝局,讓大周天下盡在她的囊中。這是王太后所設想的最完美的結局了。她甚至想到,既然現在這個皇帝無法保證成為傀儡,無法保證是自己的人,那麼不防讓自己的人進來,生下一個皇子後,就把這個無法保證的皇帝弄掉,以確保萬無一失。

可是設想才剛剛開始實施,就讓這麼個在她看來根本毫不相干的人,給硬生生的擋了回去。

想禮部尚書莫尋申是個好好先生,為官的信條就是能好就好,絕不得罪任何一個同僚。即使這個同僚只是七品縣令,他也照樣信奉這一好好信條。而禮部左侍郎孫延更是個書掉子,讓他背書是萬好的,但若要他說個事,那就真是為難他了。而這個孫延之所以能當上正三品侍郎一職,不會是他那背書的本領,就他這能耐,當個八品的翰林院文書,就是個頂了。好在這個孫延自己不行,倒有個長相甜美的姐姐,被選入了後宮封了昭儀,雖位不算多高,也並不多受先帝的寵愛,但終究是上過皇上的龍床的,間又討好了那時的皇后,也就是現在的王太后。才得以拉上了現在這個禮部左侍郎的職位。

不過現在王太后真是後悔極了,給這麼不頂事的人安上了禮部侍郎這位。瞧現在的禮部,尚書只想著當個好人,不攬一事。左侍郎又是個說不了話的人。整個禮部唯一在管事的。就是這個右侍郎,這個跟她明著對著幹的陳保定。

王太后彷彿看到下面的官員大半在偷偷的笑了,因為現在殿上沒人駁得了陳保定的話。

若大的殿內,一時沉默無聲。

陳保定說完鞠躬行了一個大禮,退回自己的位置。

良久,看著這個採選秀女的事,就要這個給卡著了。就在這時,大殿上又突的站出一人。

眾人看去,哈,好嘛。這次出頭的真就是個泡在書典裡的。

正五品的翰林院學士,章孝結章大人。

按說今天來的都是內閣,太師少師或是六部三品以上的官員,這個僅正五品的翰林院學士本不應在內,但章孝結不同。因為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是王太后的堂姑父。

說到這個章孝結,早成宗還未得大統時,就已在翰林院待著了,那時只是個六品的侍讀。成宗大統後,王皇后本想把他調出翰林院,不想她這個姑父卻答說已習慣了翰林院的清靜。不想他移。王皇后幾翻勸說,皆是不為所動,只能作罷。

現見章孝結突然站出,王太后眉頭為之一動,雖知她這個姑爺不會真跟她作對,但要怎樣。連她自己也敢保證。

“章大人有何話說?”不等章孝結開口,王太后就先出聲尋問道,暗裡的意思就是要壓一壓,若要對己不利的話,你少來說。

章孝結躬身行了大禮。高聲答道:“回皇上,回太后。臣上啟聖上之大德,雖肝腦塗地,未得報之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其職外,不敢有甚他言。今聖上初登大寶,萬事初臨,君意難斷,實是臣等不祈盡責之過。臣之惶恐,惟有加倍兢兢業業,為聖上分之一二,以圖解聖憂,再恭肅待上,臣之念也。”說著再一拜下,在旁人均白下眼來時,他終於停下這番溢美之言,再度啟奏道,“臣聽適才田大人和陳大人商討今上採選秀女之事,爭執之點,無非就是在採選範圍上。田大人以為今聖後宮無人,必入大家之女方能顯後宮鳳鸞之賢德淑惠;而陳大人則以為,祖宗有德言在先,庶民之女善知民間苦樂,不縱志奢華,更能保證後宮之美德。今雙方爭執不下,再爭下去也只是拖延實事。所以,以老臣之見,不若田大人也別定非京中五品以上之限,陳大人也不再僅按祖宗之法,只求民間之女。雙方不妨各退一步,都選若何?”

“都選?”在場的眾大人均是一驚,隨之掩聲而笑。

好啊,說禮部尚書莫尋申是好好先生,現在看來這個章孝結更稱得上好好先生這一名頭。兩方要的都選,誰都不得罪子。

可有人笑了,有人卻還是哭了。

兩方都選,那不是說自己家到齡的女兒、孫女兒還在範圍內,那其結果還不是一樣,只不過把人數和範圍加了加罷了,該選的還是要選。

聽到這番,王太后卻是笑了,滿意的朝她的姑父點了點頭,想不到她這個看著酸腐的姑父,臨到頭也能幫自己一把,不錯不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