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格伊斯本次派出去打劫技術資料的聯合艦隊共分成了三個部分,可惜並不是三支部隊都如同同盟會這邊一樣順利,屬於大聯盟的聯合艦隊出了點“小問題”,艦隊有船隻和人被別人活捉了!
三個艦隊的目標都錯開了戰區所在星系,賽格伊斯大聯盟聯合艦隊也是完成了部分任務在主力部隊支援前選擇撤離的,但是他們的運氣非常差勁,連續遭遇了多種狀況。
首先被攻擊的試驗基地裡有兩艘成品中型巡星艦並沒有參加早期的防衛,應該是剛剛造出來還處於裝置試驗階段,在打劫的過程中兩艘船大概因為試驗基地太大船塢被錯過了,當大聯盟艦隊駛離時,兩艘船吊著老遠從後面跟上了大聯盟聯合艦隊。
大聯盟的艦隊在規模上比兄弟會那邊還小一點,不過按噸位計算差值僅有5%,這個差別不容易被遠端察覺,但是他們的任務目標處在KT25,後面有個擁有三個恆星系的鄰國,交戰後留守的力量要略強於其他部分,加上兩艘剛出爐的巡星艦,他們啟動了耍賴式的拖延戰術。
當然交戰中也沒什麼耍賴不耍賴的說法,實際上就是以可承受的損失,透過各種手段限制艦隊無法達到脫離速度,這也是戰爭狀態下經常使用的戰術。
在同盟會聯合艦隊這邊沒有用是因為駐守力量和同盟會艦隊規模差距太大,拖延不了多少時間,而同盟會艦隊提早了幾個小時就開始撤退加速,拖延戰術沒有使用的前提條件。
該戰術的核心是利用第二世界的限制規則,艦船在超過巡航最大速度進入脫離階段後,轉向和變更姿態都會因高速遊離粒子作用快速損失速度。只要脫離方沒有足夠的船放棄跳躍來做護航,那就可以在預定脫離航道上佈置打擊節點給對方一次次減速,短短兩小時的脫離在不停減速的狀態下可能被增加到五小時以上。
順便提一下,在別人主場的狀況下,實施拖延戰術的打擊節點不一定是敢死隊,有可能是小行星,或乾脆一艘護衛艦空殼,反正只要是無法在高速狀態下無法很快徹底清理的大碎片,都會影響到脫離過程。以小行星(能在幾個小時內用得上的足夠大的石頭)為例,個位數艦船的艦隊很容易擊破小行星後從碎片間穿過去,損失的速度時間可以按秒計算,運氣差也就增加一百多秒的再加速時間。但艦隊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沒有更進一步對應的策略,由於碎片隨機彈道的關係,必然會造成陣型解體,若陣型散佈面超過主炮射程三分之一,那自然就算是艦隊規模都縮小了,一般遇到類似問題,大艦隊要麼另選航道,要麼主艦隊減速規避後放一部分前出清理通道。
顯然對於本次行動的大聯盟艦隊而言,不管哪個選項都是錯的!
總之結果是被派出去掩護撤退的艦隊沒能回來,剛剛,也就是事發後的第十天,委員會給各位參與行動的一級會員的機密通訊中說受害國帶著俘虜找上門來了,這件事除大聯盟的人,其他所有人都要裝作不知道!
聽起來貌似是出賣盟友,但其實這樣應對是最好的,因為受害國沒抓到其他艦隊的人,只知道是海盜,而且登陸部隊是人類。賽格伊斯的海盜只有貼身制服的胸口才有所屬團體縮寫,動力裝甲外可是光禿禿的,艦船塗裝則是統一定製的,只要經過塗裝修復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對方根本沒證據證明賽格伊斯的另外兩個組織參與進去。那麼事情就推成大聯盟內部組織的秘密行動,同時賽格伊斯承擔部分責任做一點可有可無的賠償,在道義上就站住腳了。
這個“道義”也許有些問題,可是受害國只能認了,因為賽格伊斯沒有技術基地,沒有資源星,經濟發達的居民星更是別想了,跟賽格伊斯較真兒難道能多賠些什麼有實質價值的玩意?只能派艦隊進來死亡之海搶!先不提別的國家樂不樂意他們家艦隊越過這麼多星系跑來這邊打地盤,就是死亡之海里面,難道指望一群海盜不借著地利優勢瘋狂佈雷?
賽格伊斯表示負責並象徵性賠償後,剩下的事情全部都是大聯盟的活,說不得他們還得幫著受害國做些黑活,但誰讓他們運氣不好或者說艦隊規模不夠唬人呢?
得知情況的潘文等一級會員稍作通訊,很乾脆的進入再補給階段,十多個小時後就帶著各自艦隊暫時離開。大家都是會想的,他們有義務給賽格伊斯保密,但下面的人口風如何誰也不能保證,最好的辦法就是連人帶船一起拖走!
至於本次行動的獎勵,出了這個事情,在扯皮完成前一時半會的也發不下來了,留下來也是給別人機會抓賊。
秘密通知後的事情發展有點快,但是原本在賽格伊斯等待後續進展的潘文早規劃好了下一步行動,再去藍國封鎖線那邊去看看。
早前在藍國封鎖線打探情況順便狩獵的時候,潘文並沒有在意那些使用大量電漿武器的巡邏艦,可是隨著之後D21方面由蟲子引發的緊急狀況,以及監管者雪在外面預設了蟲子是屬於雨所監管的陣營的,那麼藍國使用大量電漿武器的巡邏艦來路就有些可疑了。
在進一步深入瞭解之前暫時無法明確判斷,但是藍國與蟲子有過接觸甚至在對蟲子做研究的可能不小。
再去藍國看看是艦隊的主要行動,將本次聯合行動拿到的技術資料過給D21也需要同步執行。因為並不是圖書館的資料,除了自行加密,不存在無法複製的情況,就算弄丟了,再從前面主力艦陣的幾個隊友手上買回來也就四千星幣,因此護送資料的任務乾脆挑選了二十名奴隸學員出來,駕駛艦隊中唯一的導彈巡邏艦去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