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由黃金號帶出去的僱傭軍艦隊規模比上次小一些,結果如何暫時還無法保證。
上回去右翼蟲群統治區邊緣騷擾,是為了試探魔王,而這次是去找流竄艦隊收拾,僱傭軍是打算去賺錢的,於是就涉及到利潤分配的問題。由於情報中該艦隊的規模也就兩三百艘戰艦,打完的殘骸價值就那麼多,去多了分的就少了。
還好潘文用特殊的溝通技巧,暗示了玩家代表流竄艦隊可能跟魔王有關,不然只會出三四百艘戰艦。
雖然這會兒在黃金號周圍的也只有五百艘各型戰艦,至少還是弄了些特種戰艦入列,比如不知道從哪弄來的專職醫療艦。
太空作戰環境決定醫療艦在太空作戰中沒什麼用處,各艦都有能滿足船員基本醫療需求的醫務室,現在儲存下來的醫療艦九成以上都是民用艦,主要用於處理大面積的緊急疫情。軍用型醫療艦強調了隱身和防護,不過還是搭載有一些藥劑、手術工具生產機器。
帶上這玩意,主要還是因為醫療艦上有更全面的專業檢測裝置,能在非接觸狀態下檢測很多生命指標,有沒有用再說,至少多一道防線,有備無患總是不錯的。
流竄艦隊的規模頗大,而作案區域的環境不算太複雜,倒不至於大海撈針。
黃金號領著的艦隊離開K11約十二小時,在K25地區收到關於目標動向的訊息,留下小分隊,反回頭在K24以星系掃描目擊了一次作案。
接下來就是各方勾心鬥角的時刻。
流竄艦隊作案時間跨度差不多一週,到現在還沒遭到大損失,已經能基本描繪出作案方式。
大規模艦隊本身在機動中留下的資訊就較多,難以完全匿蹤,作案時也會流出更多高能資訊,他們沒遭到重創,只能是作案後立刻進入跳躍動作。畢竟作案區域中雖有部分屬於撤離區域,仍然有艦隊在做安全保障工作。
如此一來,可以透過觀測跳躍方向確認目的地,利用玩家的超高速資訊傳遞“通道”,提前在目標區做準備。就算零散玩家的艦船位置不好,也可以在目標區附近和可能經過的路線上丟幾個偵查陣列,以增大控制面。同時本隊也會放出幾艘高速型偵查艦船執行同步跳躍,即便不能直接找到目標,至少也要配合外面臨時找的零散艦船確認目標航跡。
事實證明,潘文找玩家當本次行動的合作者,真是最正確的選擇。
目標在跳躍到K26之後沒有任何停留的就反向往K23跳躍,避開了臨時合作艦船的資訊網,可仍然被隨後趕到的高速偵查艦捕捉到航跡。主艦隊毫不猶豫的暫停脫離動作也直接往K23去了。
根據玩家反饋回的資訊,黃金號與僱傭軍的合作艦隊,和目標艦隊應該是同時進入K23地區的。
流竄艦隊的戰術不可謂不行,K23是對右翼星區蟲群的新防線所在,本地也正在進行平民疏散,來往路過艦船流量是往常的數十倍,就算有追兵,在跳躍中落後一步在K23也很難繼續咬著。其中重要的一點是K21K23防線都要面對數個切入點,又沒有帝國和聯邦這樣軍力強大的國家直接插手,防線暫時還跟篩子一樣,只要流竄艦隊不打擊軍事目標,基本沒人管蟲群以外的飛行物。
然而他們碰上的是有大型綜合資訊艦幫助的僱傭軍!在新防線建設的影響下,K23單獨行動與小團隊的玩家艦船也遠遠大於外面的疏散區。確認目標航跡後僱傭軍們利用他們的渠道,在這邊找到了更多的合作者,終於給目標攔上了!
本陣的僱傭軍不在乎零散玩家的死活,不過為達成本次行動的目標,沒有讓臨時合作者上趕著送死,只是讓他們保持距離,以電磁導彈等物防止目標再次做完脫離動作。
鎖定目標的切入方向和時間點,有黃金號的掃描能力,還有外圍散戶的幫助,到了這步,流竄艦隊可以說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只有面對圍剿。
可是流竄艦隊意外的果斷,居然分出約四分之一出來驅趕騷擾方。
負責驅趕的艦船等於是放棄了脫離程式,而且明顯要面對能對付整隻艦隊的圍剿部隊,基本是必死的局。顯然不是烏合之眾能執行的戰術,至少海盜們叢集行動時,這種任務是不會有人執行的。
既然人家能壯士斷腕,潘文倒也沒強求,算好時間,確認對方完成脫離動作後立刻把留下斷後的吃掉。
然而到了這種地步,流竄艦隊的斷後部分仍然不想讓潘文等人如意,居然在接觸前選擇了自爆!
“各位感覺到了嗎?裡面絕對有問題。”目睹了自爆的閃光,潘文接通艦上的參謀室,說出這句話。
而這時參謀室裡眾人的表情,也從之前的輕鬆轉為嚴肅。
現代艦船在設計上對人員的保護多種多樣,就算經歷殘酷作戰致使全船全系統癱瘓,破損率超過50%,一般來說半小時內能仍然能有三成船員活下來,這其中有一半能找到保護裝置能好好活一些時日,有足夠的時間做人道救援。
死戰到底的代價不會有非接觸中自爆高,流竄艦隊一定有什麼天大的秘密一丁點兒都不能流出,而且其秘密很大的可能就在船員身上。
為什麼說在船員身上?
因為作戰中偶爾發生的通道被擊穿,可能吸出完整的維護與操作人員。就算在太空環境裡發生內向爆炸,人就是人,蟲就是蟲,還是很容易區分的。死戰到底和自爆的結果,也只有人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