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在第二世界持續著。
大戰前的寧靜總讓人瘮得慌,潘文也不例外,船員們的危機感越是緩和,他就越覺得後面難辦。
前幾天H1米沙勒級已經進入建造流程,比早先計劃的要提前不少,原因是督造的兩個廠商在談判後期覺得McosX能玩出點名堂,將H1米沙勒的報價降低了一萬五千星幣,透過小黑屋全款支付的潘文有額外的折扣,算一算錢居然夠了。
經過慎重考慮,潘文決定這艘H1米沙勒將成為艦隊增加的最後一艘巡星艦,今後艦隊不會再購買、定製巡星艦。
從火力方面看,H1米沙勒入列後,艦隊整體火力較此刻能增強30%,而繼續引進巡星艦,則會因艦隊本身力量的增強和高階艦長不足無法給艦隊顯而易見的幫助。
賽格伊斯淪陷後,海盜們轉行的轉行,養老的養老,能透過幼雛號僱傭的無船艦長已經非常稀有,別說是潘文的艦隊只差更多BOSS階艦長。當然出了幼雛號並不是僱不到艦長,甚至中立港裡有很多厲害的傢伙等著合同,然而這些人都是商業型艦長,真到遇上大規模衝突,表現極可能還不如已經身經百戰的初期學員們。
從時間看,K30被佔領已經接近七個月,如果那些蟲子真的跟海默星E7衛星上的是同一個種群,應該早已經做好出擊準備,或者只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若只是魔王們策略性的等待,潘文反而不用著急,這些人或者已經不能稱之為人類的夥計,比人類更能控制非理性衝突,能潛伏非常長的時間。
可是玩家就不同了,玩家被禁足時間已經夠長,就算他們早先有休假的心思,這會兒耐心差不多也該耗盡了,玩家中的戰鬥職業群是一個不可能被長期約束的群體,肯定會弄出些么蛾子來。在MR星團鬧事,被帝國和聯邦再次打板子的可能很大,而與帝國和聯邦沒有過多交流的KT星團,尤其是跳躍中繼較多的地區被選中的機率更大。不管他們走抵抗陣線方向或是另一邊的中小型國家林立區……兩邊都是有蟲子的,至少現在還不能指望其中一邊的是原生物種。
綜合這兩個原因,潘文認為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攢錢造更多大船,於是在交付了H1米沙勒的製造費後,他就在開始計劃接下來賺的錢的去向了。
如果後面面對超規模戰爭,能對潘文有幫助的,更多的會是外力而不再是艦隊本身的力量,本身的力量只是用於“威嚇”外力的手段,而不再是決定戰鬥走向的力量。花銷上,應該以聯合其他友軍、準友軍為主,用一小部分為艦隊添置散件。
潘文現在的穩定收入包括抵抗陣線挖黃金的委任艦隊接近三千星幣,早前以物資借貸形勢丟到公司的戰利品及其他期限返還的資金每月兩千六百星幣,最後來自D21開發公司的分紅在上季已經攀升至月均五千兩百星幣。隨著McosX專案的研發包袱甩開、食品基地的初步形成規模、鋼殼港生活相關功能完成建設以及能源產品銷售渠道的逐漸趨穩和最佳化、食品銷售網路的建立,如果下面不進行策略變化,D21開發公司的分紅將逐步在潘文的總收入構成中佔據更大的比例。
“潘先生,你確定真的要執行這份檔案?”說話的是卡瑞達的秘書官阿黛勒。
“照此執行吧,希望你們能佔到便宜。”
就在剛才,潘文在鋼殼港簽署了一份分紅支配協議,按這份協議,以後潘文的分紅將直接減半,換來的是隨時抽調人員組成特別任務辦公室,且在特別任務中達到限額前不再需要他自費,未花費完的部分只能在股權變更後返還而不能提前支取。
看起來並沒有什麼蛋用的協議,字面上似乎就是拿一部分分紅出來請自己公司的員工幫忙做事,但實際情況是這是份對潘文個人和D21開發公司都有利的協議。
先說潘文個人,潘文前期的主要精力放在艦隊實力的提升上,兩年下來在港口停留的目的基本都是為了補給和讓船員放鬆,除了聽證會以及其他場合的少量碰面,他也沒時間去經營關係網路。相對而言,D21開發公司現在已經是個產品銷售到四五個恆星系業務輻射範圍已經進入星際橋的公司,各地辦事處職員能接觸到的訊息放到潘文這,就可能是需要花不少錢去買的資訊。雖然作為股東,潘文平時也有權利對員工進行諮詢,但是橫跨數十上百光年找人回鋼殼港的效率就……,有了特別任務組,就能在潘文不在港期間處理好交代的任務,隨著D21開發公司的擴張,特別任務組可以藉助的“勢”也更大,而不需要花更多的錢。
對公司而言,潘文作為大股東,分紅的量是很多的,每個季度截留一半分紅,不管特別任務組的任務進度如何,公司本身都會擁有更多的資金緩衝。某種意義上就跟銀行一樣,潘文不可能第一時間消耗完資金,而這筆資金在公司裡會變成更多錢。更何況還有個股權變更前無法支取被支配分紅,等於是削減潘文在股權變更過程中能獲取的資金量,為其他大股東——當然主要是卡瑞達獲取了優勢地位。
總之,現在的狀態,就算潘文的艦隊不去偷礦,他本人能呼叫的資金、人脈還是像那麼回事兒的。
簽署過協議,阿黛勒正準備離開時,突然回頭對潘文說:“潘先生,恕我冒昧,你真是個怪人。”